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85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071篇
中国共产党   611篇
中国政治   1237篇
政治理论   363篇
综合类   6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近年来,陇西县委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围绕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坚持“四个注重”,严把“五个关口”,健全评价体系,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升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22.
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集体主义立场原则下注重个性解放,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夯实人民自由的物质基础,创造性地构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模式,并从哲学高度形成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的重要观点。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自由、民主的理想,又结合中国实际对自由理念进行批判性改造,实现了对自由主义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923.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当今两大社会主题。社会和谐涵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关系即人际关系涉及代际关系、种族关系、民族关系、性别关系,性别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关系到发展与社会和谐尺度。  相似文献   
924.
郝姝媛 《学理论》2011,(4):41-42
在倡导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的当代中国,如何正确导向平等观在国民思想中的意义和地位对于党政从根本上维护人民利益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平等的论述为脉络,将二者对于平等的理解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25.
何玲 《学理论》2011,(36):31-32
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多种原因,我国妇女参政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妇女参政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妨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妨碍女性参政议政的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26.
付雁南 《党政论坛》2011,(20):34-35
1960年3月23日傍晚,来自“声援马丁·路德·金和在南方争自由委员会”的约翰·莫里准备在《纽约时报》刊登一版广告,为美国南方的种族平等斗争寻求支持。  相似文献   
927.
改进和转变作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心里装着大众,遇事想着群众。不能嘴上喊着不忘群众,心里却没有群众;说着要为群众谋利益,可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躲得比谁都快。二是放低姿态,平等交流。要以兄弟、姐妹、朋友的身份同群众平等相处、交流,缩短双方的距离,取得群众的信赖。  相似文献   
928.
长平 《廉政瞭望》2011,(19):55-55
最高法关于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释出台以后,性别平等作为一种政治议题,直接站在了中国人的面前。但是对于很多媒体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隐身人,正面撞上也视而不见。一些女权主义者试图抗议,但是都把声音压得很低,否则极容易被当作是奇怪的尖叫。  相似文献   
929.
科技咨询是科协系统重要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是中国科协章程明确规定的三大任务之一,与学会工作、科普工作享有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930.
建国初期,单位制度的建立造成准身份盛行而契约趋于消解。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度的变迁,逐渐汇聚成一股去身份化和契约化的浪潮,从身份到契约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发展趋势,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同时,契约作用发挥有限,再身份化悄然启动,从契约到身份成为另一种辅助性的发展趋向,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应单方面地推进从身份到契约或从契约到身份,而应在继续大力推进从身份到契约的基础上,适当推行从契约到身份作为补充和完善,以实现个体契约平等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