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佚名 《法制博览》2011,(7):46-47
我家乡是一座小城。由于城小.久居此地的人每当行走于街头,总会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在小城街头,有两类人物最为惹眼,一类是当地的富豪政要,一类是流离失所的乞丐。富豪政要,以其华服豪车和一张频频出现于电视屏幕上的脸而引人注目;乞丐,则以其破烂肮脏的衣衫和异于常人的行状而让人过目难忘。这两类人虽然代表着贫富的两极,但相比之下,前者不过是转眼即逝的街头亮点,后者则因以马路为家而成为街头常在的景观。暂居家乡年余,有几个乞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2.
在20多年中国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989年,以4000元借债起家,短短5年位居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然而,顷刻间财富灰飞烟灭,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几年后卷土重来,还清巨债,如今身价500亿元,胜过当年的鼎盛时期——19年几经浮沉,荣辱尽历。  相似文献   
23.
阮加文 《法人》2009,(1):14-16
30年来200多个企业家的犯罪案例不应该遭到忽视,这些身陷囹圄的失败的企业家们不只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前车之鉴,更是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无法抹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4.
李磊 《廉政瞭望》2010,(21):28-29
中国富人一方面热衷消费奢侈品,花费巨资“选妻”、猎艳,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与慈善事业,似乎让人无法释怀。这一切,难道只能用“为富不仁”来解释?  相似文献   
25.
吕斌 《法人》2009,(4):40-42
相对于有关富豪善举的街谈巷议,不断炮制暴富神话的胡润对中国企业家的慈善事业有着更为正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26.
2002年7月,我作为职业化、社会化的工会干部被分配到黄石富豪家具有限公司任工会组织负责人。同年9月12日,由富豪公司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为工会主席至今已有五年时间了。五年间,我兼任了四年党委书记的工作。在企业兼任党委书记期间,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相携相融,依托党建带工建,带动工建促党建,两项工作双向互动,互为促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引咎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作为如今荣氏家族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荣智健黯然挥别为之奋斗20年的中信泰富。  相似文献   
28.
金庸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除了传说中的陶朱公外,能够同时成为大儒和富翁的,绝无仅有。他不仅是一个著名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个有非凡商业才能的人。对公益事业,金庸出手大方。有次他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捐赠给香港大学,校长接过支票开了句玩笑:“查先生,您忙得写漏了个‘零’吧。”他二话没说,立即又送去900万。家乡浙江,金庸各种各样的捐赠,至少不低于2000万。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他的致富传奇,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9.
高峰 《党史天地》2009,(9):48-49
1978年6月,36岁的荣智健抛妻别子,独自一人南下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此后才有了“中国首富”之称的富豪荣智健。 1976年,荣智健调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龚咀水电站,回到阔别10年之久的北京,进入了机电部的电子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30.
世界上存在一些或有益或无益的赚钱方式。最无益的是通过政治关系,最有益的则是在竞争市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