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25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各国政治   290篇
工人农民   589篇
世界政治   12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6篇
法律   6184篇
中国共产党   13902篇
中国政治   13741篇
政治理论   5406篇
综合类   899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1219篇
  2014年   3367篇
  2013年   2979篇
  2012年   3963篇
  2011年   3776篇
  2010年   3607篇
  2009年   3840篇
  2008年   4366篇
  2007年   3065篇
  2006年   3086篇
  2005年   2406篇
  2004年   2305篇
  2003年   2163篇
  2002年   2348篇
  2001年   1946篇
  2000年   1579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曾思 《政治与法律》2020,(5):116-130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通过司法解释创造了"债随物走"规则。这一规则在实践中常适用于企业将其重大资产对外投资的交易。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这一规则是对法人财产独立制度的违反,主要以继受人责任和公司分立作为对该规则进行限缩解释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一规则,截至2018年9月的全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院在企业对外投资情形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有其现实的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包括债权人的类型与新设公司外部投资者的数量。现有相关研究并未意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与现有理论相比,资产分割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分析"债随物走"规则的制度成本与收益,也更契合目前我国的司法经验,可以为这一规则未来的适用提供指导。根据法院的判决经验与理论分析,法院应仅在转移资产的企业之债权人明显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且资产受让公司外部投资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当代贵州》2020,(2):10-11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起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多方数据表明,通过减种低效玉米、推广髙效经济作物,小农经济观念正在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农民普遍增收,干部能力得到提升,精神状态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37.
钟飞腾 《人民论坛》2020,(8):128-129
从中国方面来看,将新型大国关系从俄罗斯拓展到美国,并且取得积极成效,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性实践。可以说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框架,已经蕴含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中。  相似文献   
38.
包心鉴 《前线》2020,(3):25-30
人民政协是植根中国大地、立足深厚中华文明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重大制度安排,是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形成最大公约数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推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是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在彰显人民民主真谛、发展中国式民主上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39.
40.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矛盾及其解决办法认识的产物,但对资本主义现状的批判未必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抽象化和虚无化,混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无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只能是理论上的“乌托邦”。市场社会主义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必须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