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1):69-69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  相似文献   
462.
《广东党史》2009,(6):43-43
红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北村郭屋,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因整个围子为红色,故取名为红围。红围的建筑结构为四个角均等圆角正方形,是个正方四合园,园内是一座五层楼高的楼房,房子用红泥石灰的混凝土、鹅卵石和青砖砌成。1945年日军攻陷始兴时对红围进行焚毁,现仅存半截遗址。  相似文献   
463.
孙存准 《法制博览》2009,(16):78-78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南昌人在京城书铺买书时,不小心失落一文铜钱。旁边一个秀才用脚踩住这枚铜钱,待南昌人走后,拾起来,放进了自己的腰包。  相似文献   
464.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和手下的一批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经贞观初年的机构精简,房玄龄、杜如晦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名裁减为643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政府裁员和机构精简,  相似文献   
465.
孙红 《政府法制》2008,(18):41-41
姚步瀛是清朝同治年间湖南慈利的县官,他上任之初挥笔写下一副对联:“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意思是说,县官的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是否有过失,我扭心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给朝廷给百姓带来罪过。官与民之间隔着障碍,关系很僵,怎么能把民间的情况如实向上反映,让朝廷推行恩德,官民亲如父子一家人呢?  相似文献   
466.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属马。他8岁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相似文献   
467.
孙琨 《工会博览》2008,(12):41-42
现在已知的发生在北京市行政区内的、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公元294年9月(西晋元康四年八月)北京延庆东地震,这次地震估计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Ⅶ度,造成100余人死亡。公元1679年9月2日平谷一三河8级地震则是有记载以来对北京地区造成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  相似文献   
468.
古埠流连     
据史书记载,挂中象州运江古埠形成于汉代,是国内外罕见的水上孤岛古镇,是古象郡有名的商贸重镇,明朝时便有柳江名埠之称。古镇从千年老街到宋代古码头.从道光年间的名扬华南的“粤东会馆”到民国时期的字号商铺,从神秘庄严的壮族始祖甘王庙到古香古色的小谷书院,每一处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韵。清代著名的岭南才子郑小谷曾在此读书、讲学;历史上这里曾培养出数十名进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运江古镇纯朴的民风和独特的风情。  相似文献   
469.
西尧 《奋斗》2009,(4):61-61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470.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5):69-69
我曾看过一个文艺节目中有这样的情节:康熙微服私访.来到农村一户人家,与户主聊天,家里的小孩见这个客人穿着不凡。便问道:“你家有多少土地?”康熙随口答道:“有一亩三分地。”我当时以为是康熙跟小孩开玩笑。前些日子.却真的见到清朝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它在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我在古坛区“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中看到了清朝皇帝在“一亩三分地”“亲耕”的情形,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