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探析──以证伪思维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霞 《河北法学》2008,26(6):117-123
证伪思维具有科学性和批判性。我国现行的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运用证实思维,忽视了排除案件疑点,应予以完善。移送审查起诉应确立"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该标准符合证伪思维的要求以及认识的模糊性原理和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为了保障"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实施,在贯彻全面取证原则的前提下,应实行侦查部门与预审部门分立,在一定条件下,在侦查阶段扩大律师提前介入的范围。  相似文献   
42.
如果你在越南街头的手机专卖店见到那款造型时尚的双屏翻盖手机,请不要怀疑,它的出产地是贵阳一家电子公司. 如果你在南非的某个矿山见到那套正在使用的钻探设备,请不要怀疑,它的出产地是贵州的一家军转民企业.  相似文献   
43.
崇拜与怀疑     
崇拜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时代都是拥有信仰的时代,每当出现一位精神领袖,那么也就必然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艺术。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具有执着的精神,就像军人持剑、文人执笔、匠人拿瓦刀那样坚定。  相似文献   
44.
从证明标准设置的一般原理来看,量刑事实没有必要像定罪事实那样设定最高的证明标准。大陆法国家的司法实践要求将不利于被告人的量刑事实和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事实区分开来;英美法国家量刑事实的证明以争议为前提,且将争议的量刑事实区分为罪轻情节和罪重情节,并设置了不同的证明标准。未来,在构建我国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之前,有必要根据量刑情节对量刑之影响,将量刑情节划分为罪轻情节、一般罪重情节、"升格"加重量刑情节,并根据不同的事实设置相应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45.
我国现行立法过分关注客观真实,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设置过高,导致司法适用的困难。故重塑刑事证明标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借鉴"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择,同时应加强配套保障措施的建立。  相似文献   
46.
发誓时代     
去商店买手纸,店员给我推荐说,买这种吧,绝对不含荧光剂。拿着手纸往回走,心里却不踏实:他们说绝对不含,就真的绝对不含?不说出来还好,一说,反倒是心存怀疑了。  相似文献   
47.
人性的光辉与幽暗好比硬币的两面,某些人的某些恶行往往是在阳光下以高尚的名义表演的;所以,我们对某些"优秀"的作秀保持合理怀疑,提高警惕,洞穿骗子们的险恶用心、拙劣表演和联盟的愚昧.  相似文献   
48.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霍桑是19世纪美国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霍桑矛盾的宗教情结。其作品深刻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一方面对清教主义的意识观念予以肯定;一方面又对清教对人的精神摧残予以抨击。  相似文献   
49.
34年前,一封横空出世的"总理遗言"在全国人民手中迅速传抄,并被很多人默默铭记于心.那节制而简洁的口气,让人从不怀疑那确实来自周恩来,并恰好说出了经历了十年浩劫、渴望新生的全国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50.
曹治华 《政法学刊》2008,25(6):66-69
与国外刑事证明标准相比,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客观真实”,缺乏操作性等弊端。需要对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进行重构:即区分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对定罪程序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量刑程序中对于控方主张判处死刑的情形应适用“排除一切怀疑”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