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431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慈善事业及其政策法规定义 扶危济困、乐菩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连接捐赠者与受助者之间的慈善组织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慈善事业的兴起。目前,我国的法律政策尚未对慈善事业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界定,在工作实践中,以下两类活动均被认定为慈菩事业:一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捐赠资金、物资和劳动,通过慈菩组织,给公益事业、困难群体和个人以帮助;二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利润分配、安置就业、股息使用等方式,为困难人群提供的帮扶、救助和服务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12,(9):25-25
正张海迪接受捐赠汤小泉发表讲话2012年8月22日,"中国一汽集善博爱行"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携手开展"中国一汽集善博爱行"项目。一汽集团五年向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残联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助残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盲人"听书工程"启动仪式于2012年2月2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副书  相似文献   
14.
《理论学刊》2012,(7):1
6月2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玉玺向我校捐赠了《墨子大全》和《王玉玺八体书古今名人评墨子》。常务副校长安世银代表党校接受捐赠。王玉玺同志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省人  相似文献   
15.
捐赠图书的"刘老太太"重庆图书馆珍藏的历史文物中,有一本"图书清册",封面上写着"刘老太太",并加一括号补注,括号内,赫然三个字:刘伯承。内页一标注有:刘老太太(住小龙坎红糟房)捐赠;西南人民图书馆接收;图书清册。内页二标注有:小龙坎红糟房刘老太太捐赠图书统计表:1、线装书1171册2、精平装书2894册3、期刊18册共计4083册。下附注:1、本清册共十页;2、接收日期:1951年2月3日及3月9日。红糟房,即红槽房,抗战时期系中英情报合作所所在地,重庆解放后,红槽房大批住房为西南军区所有。  相似文献   
16.
2月的济南,春已纵深,鲜花盛开,美丽醉人。3日8:50,民革山东省委、济南市园林局、市台办等单位及部分群众代表在趵突泉公园五三纪念园内举行纪念活动暨相关史料捐赠仪式。“铛……铛……”随着济南惨案纪念钟钟声响起,  相似文献   
17.
一月·侨情     
《侨园》2012,(6):5
旧金山华裔市长李孟贤帮学生找暑期工旧金山暑期工作计划在华裔市长李孟贤的推动下,今年目标提供5000个就业与实习机会给旧金山的青少年,李孟贤勉励青少年"英雄不怕出身低",应该一步步准备好自己,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某微信群里,众网友以爱心红包形式为一名癌症患者捐赠.不料,一名网友却将多个“爱心红包”抢走拒还,引发诸多网友不满.那么这种抢红包的行为从法律上该如何界定?此外,在即将问世的我国首部慈善法,对于相关行为是否会做出规范?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进行的爱心捐赠活动是否受法律保护?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相关法律专家.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建立“六大”工作机制,落实慈善经费使用“五项”要求,实施慈善捐赠“四项”公开制度,搭建“三个”晒明白帐平台,促进信息公开、透明,确保慈善在阳光下运行和操作。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5,(4):60-66
随着国家加大对贪污受贿犯罪打击力度,大量新型受贿行为不断涌现,对受贿罪传统认识产生巨大冲击,逐渐纳入法治轨道的国际追逃追赃也对刑法规定提出新要求。关于受贿罪本体,将"贿赂"界定为不正当利益,扩张其范围,通过解释将"使用贿赂"、"服务贿赂"、"捐赠贿赂"纳入其中,将受贿罪法益确定为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侵害,既遂形态由结果犯改为行为犯,将"事后明知"纳入明知的范围,通过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被动受贿"可责性,并对共同受贿中的"推定明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