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612篇
中国政治   666篇
政治理论   108篇
综合类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国丰富的高质量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内市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动能、日益增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条件。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就一定能够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优化乡村基础金融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下沉金融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主动引导城市金融资源"下乡",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提供金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准脱贫纳入三大攻坚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力度之强.  相似文献   
8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显著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党的领导、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是将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主要着力点。应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以协商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发挥社会治理中民主协商的整合作用;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原则,落实科技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这些举措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制度走向更加成熟和定型。  相似文献   
84.
发展阶段决定了传统支柱产业的“龙头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30年中,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很难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我认为能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还是传统的支柱产业——汽车业与房地产业,但房地产业能不能保住龙头地位,要看其能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其主要动力源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轻型加工产业为支柱、块状经济为支撑"的富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性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而决定科技实力的基础在教育。当前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必须加速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7.
中心背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成立于1985年[(85)电体字0670号文件],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所属从事行业知识产权咨询与服务工作的专业支撑机构,为政府宏观决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及时、大量、翔实的知识产权分析成果。中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指导下,作为政府在工业行业领域重要的知识产权智囊团队,承担  相似文献   
88.
2月28日至29日,中宣部在京举行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论坛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89.
张伟  尚秋瑾  袁顺全  李鹏 《前线》2014,(1):86-88
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是北京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如何能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把握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探索出适应北京发展形势的新路径,需要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0.
十一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我省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致力民生,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