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和治理制度。近十年来,信访制度被过度政治化,产生了两个不容忽视的消极后果。第一,作为一种政治参与,信访应该培养依法维护权利的公民,增进从事信访的公民对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信任。事实上,信访往往培养出介于公民与政治人物之间的超级访民,这些人在地方政治中可能成为专门利己的反对派。第二,作为一种治理制度,信访制度应该有助于中央政府依法监督各级地方政府,同时保障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正当权利,从而保持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基本信任。事实上,信访制度成了中央对地方单向施压的工具,不能保障地方政府向中央反馈信息和提出建议的权利。过度政治化的信访制度迫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干部为上级政府“买单”、“背黑锅”甚至“顶雷”,必然削弱乃至瓦解他们对中央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2.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集中体现,它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马来西亚伊斯兰政治化的不断加深.在制度内,巫统及其主宰的政府公共政策也深受伊斯兰政治化的影响,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制度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往往会选择反体制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运动.社会政治领域的伊斯兰化将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3.
媒体化政治     
刘艺 《前沿》2008,(3):188-189
当今媒体因独立资源而享有自己独立的权利,媒体本身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特别的政治机构。本文将就政治与媒体在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尝试分析二者关系的转变,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公众又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74.
为抗议某些法国政要将北京奥运政治化、巴黎发生干扰奥运火炬传递,以及有消息称某些法商特别是家乐福大股东出资支持“藏独”分子活动,从4月中旬开始,中国内地不少网友掀起了一股号召国人抵制法国商品、尤其是家乐福超市的浪潮。去不去家乐福购物,已经成为网络上人人要表态的话题。然而,这种“柿子专挑软的捏”的抵制是否理性?国人的爱国激晴是否只有通过这种行为才能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5.
陈太栋 《新东方》2005,(7):39-40
一、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提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的主体意识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对社会科学规律认识自觉性的要求也越高。随着党中央相继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治国安邦的重要战略决策以来,认真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我党  相似文献   
176.
宗法制不仅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婚姻制度的基础。宗法制婚姻在周初定型,并在春秋乱世中得到巩固。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形态,将聘娶婚变成婚姻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并使婚姻政治化。春秋时期宗法制婚姻的稳定发展催生了宗法制婚姻伦理观念的觉醒,也为后世婚姻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7.
中国主流宪法学教材深受规范宪法学和实证宪法学方法论的影响,具有一种“去政治化”的倾向:强调宪法学的自主性、纯粹性和科学性,主张将宪法研究和政治分离开来。但是,“去政治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规范思维和实证分析不过是一种“反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只有具备政治、法律和历史的多元视野,才能对中国的宪法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从意识形态的“迷思”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8.
段哲哲 《公共行政评论》2021,(2):85-110,230,231
【问题】“选调生”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党政领导后备人选培养制度,作为基层干部的“选调生”承担双重回应性责任:服从权威与直接回应民众。政治化是提升公务员回应性的方法之一,但经过选拔与培养的“选调生”会如何处理回应性伦理冲突?【方法】论文选取11个城市的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获取有效样本1004份,使用Logit、PSM与SEM中介效应模型等多重方法检验中国特色“选调生”政治化机制的效应。【发现】面临回应性伦理困境,“选调生”较“应届生”更偏好垂直回应性,这种偏好差异部分源于官僚政治化机制。四种政治化机制存在异质性:招聘环节直接政治化的筛选机制让“选调生”更偏好垂直回应性,锻炼环节的社会政治化的职位安排机制让“选调生”更偏好水平回应性;三重领导机制与快速职业通道机制施加的政治压力对“选调生”的回应性偏好没有显著影响。【贡献】论文从实然层面打破了西方对我国干部政治化的刻板印象,挑战了传统“压力-回应”的解释框架,并将中国特色干部政治化的研究向前推进。应精准理解“选调生”有效培养的障碍,完善政治化机制。  相似文献   
179.
政治化到非政治化的价值选择,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线。然而,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对政治化价值的某些回归。这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政治性决定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实现政治化与非政治化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0.
如今在西方,"奥运精神"看不到,"奥运政治"味道却相当浓,以致人们会产生错觉:2008奥运到底是体育盛会还是政治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