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203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2006年,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讨论更加深入和广泛,学者们围绕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了大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另外,学者们还就改革的发展方向、劳动价值理论、所有制问题和收入分配等政治经济学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各方面理论均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代表性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2.
一个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由该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等复杂因素综合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经济特征、政治优势、动力机制,决定中国现代化发展基本范式、经济组织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再版”,也不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兼具“中国特色”和“一般特征”的现代化全新道路。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集中呈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前提,以“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超越“少部分人”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应有之义,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超越“以资为本”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超越“发展失衡”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范式变革的内在要求,以“绿色-发展”协同共进的现代化超越“经济-生态”二元对立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遵循,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超越“霸权崛起”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23.
对卢森贝3卷本《政治经济学史》的哲学审视,即从社会存在论的视角来解读,具体而言,从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存在规定、社会改革方案分别阐释其所内含的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演变、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建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建,可以破除这种机械的印象,并重新激活其内在思想力量。然而在社会存在论的视角下,它的局限性也凸显了出来: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既定存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所蕴含的积极意义缺乏历史性考察;二是对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之于政治经济学史的重要地位叙述缺乏整体性考量;三是对政治经济学史中社会改革思想的建设性意义缺乏时代性把握。诚然,这不是苛求前人,而是企图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24.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实践已成为制约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桎梏,中国应当成为以学术自主为准则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陈世华的新作《流行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但是这一研究进路的先锋实践,同时创造性地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流行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整合,是“以中国作为方法”并跨越理论藩篱的前沿探索。  相似文献   
725.
“技术封建主义”是近期西方新兴的一种思潮,在左翼与右翼学者之中都有较大影响力。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的“复归”,数字产权、平台垄断与集中化使得资本家成为封建领主式的食利者,以投资、创新与利润为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暴力征收租金的封建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增强以及新等级制的出现则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技术封建主义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本质上是旧有理论无力解释信息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产物,也反映出西方左翼学者日益远离马克思的危险趋势。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学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视角阐明技术封建主义的起源、本质及其内在弊端,并尝试分析后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左翼理论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726.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讨论新兴市场负债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初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个大现象,构成了中国领导人所说的“百年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分别发生过以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为主体的债务危机,对两个国家群体的权势地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当前的新一轮债务危机是第三次大的债务危机周期,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主要对象,并被认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一轮债务危机中,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中国已经处于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理解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国际力量对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力量崛起的角度重新界定了32个新兴市场国家(“E32”)。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显示,最近两年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负债率已超过60%,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还不能说这个阈值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近两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的下降源于新冠疫情的冲击,而提高负债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却有利于应对疫情冲击。21世纪初以来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其未来的增长态势也略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相似文献   
727.
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重新解读出发,莫伊舍·普殊同发现了一个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与时间的辩证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重构。但是由于普殊同颠倒了价值形式与私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他抽去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关系维度,而把资本主义的崩溃理解为一个与私有制和阶级关系无关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结果。因此,他无法在资本的辩证运动之中找到超越资本的力量,最后走向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  相似文献   
728.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批判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相统一的,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为主线,将城市批判和资本批判有机结合,并集中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批判。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政治批判和经验观察为起点,以“经验模式”为主导,逐渐拓展出社会历史和城乡关系的双重逻辑;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展开社会历史批判,完成了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城市批判的独特思想范式。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批判思想对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29.
平台资本主义通过消费异化隐蔽地控制了人们的消费生活,资本在消费领域疯狂榨取超额利润。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以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学理探源为出发点,探究平台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垄断本质,梳理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由此展开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客体性透析、生产性批判、社交性审视和监控性解蔽。探索新时代推动我国平台消费健康发展的对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建立科学合理的平台消费秩序,防止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推动平台技术创新,加强对平台消费者数据信息的保护;增强消费者对平台消费的理性认知,摆脱平台权力桎梏。  相似文献   
73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理论阐述主要以当时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典型的英国作为例证。《资本论》大量引用了《工厂视察员报告》《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公共卫生报告》等英国官方材料,并给予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和从事调查统计工作的官员以充分的肯定。考察《资本论》如何运用英国官方材料作为例证、马克思如何评价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等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学习、理解《资本论》,而且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更好地用中国的事实和资料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