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启蒙时代早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与科学研究的需要,欧洲掀起了知识人赴殖民地探险的热潮,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出的秘鲁大地测量团正是其中一例。拉·孔达米纳作为该测量团的领袖,领导了地球赤道弧度的测量,并且撰写了沿亚马孙河流域的旅行文学作品。拉·孔达米纳将探险活动的全部荣誉和成果都冠以法国国王的名字,并将探险目的的科学性视为法兰西文化先进性的表现。在探险过程中,拉·孔达米纳对殖民地的植物进行了整理分类,试图借助殖民地测量数据定义公制度量单位,并且对原住民族群展开观察。其旅行书写则记录了这些活动,并用启蒙话语阐释了上述活动的意义。考察其科学探险和旅行书写可以发现,此时欧洲的知识人以理性为工具,以殖民地为研究对象,正在尝试建构适用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则。这种规则的建构维护了旧的殖民秩序,并为拥有文化优势的帝国提供了归化与驯服的新的殖民手段,从而导致被殖民者的文化沦落为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02.
睡别人的卧室.开他的车.需要什么样的代价?很简单:献出你自己的卧室和汽车。  相似文献   
103.
我是一盒高级月饼,出生于金城最高级的五星级大酒店。我的名字叫富贵花开,有点老土,但价格可不土,整整1688元,一路发发。现在人们都喜欢和  相似文献   
104.
自助游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时尚。去年7月.广西南宁市13名“驴友”(“驴友”一词源自网络.意为在网上相约一起自助旅行的朋友。“驴”与“旅”是谐音.又因驴吃苦耐劳.故“旅友”在网络上称为“驴友”)相邀去郊县森林旅游.不料夜晚露宿时山洪暴发,一名女孩被洪水冲走身亡。女孩的父亲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另12名“驴友”赔偿35万元。11月22日.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对这起我国首例遇难“驴友”家人状告一同出游的“驴友”案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105.
新新说法     
◆拥抱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的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90后"谈拥抱◆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大学毕业生感慨◆旅行就是从自己呆够的地方到别人呆够的地方去。——网友的旅行观◆名气就仿佛后脑勺的头发,本人是看不见的,旁人却一目了然。——韩寒聊名气  相似文献   
106.
众言妙语     
《党的建设》2011,(10):54-54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会遇见怎样的未来。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地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美国作家沃尔特·肯  相似文献   
107.
马亚伟 《党课》2020,(6):97-98
朋友爱好旅行,曾经和几个人一起徒步去了五台山,来来去去整整半个月。回来后,人都瘦了一圈。但是她却说,人虽然瘦了,心灵却丰腴了,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带着心灵去旅行。他们一行人结伴,走走停停,和遇到的人交谈,一路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08.
徐坤 《北京观察》2015,(3):68-70
<正>一抹羊岩勾青绿,几回临海湖山新。春日袅袅的茶香,勾我想起去年元月那趟到临海的旅行。台州作协主席金岳清兄寄来春上第一抹羊岩勾青绿茶。正是人间四月天,京城风干物燥,意绪浮动,若能呷上一口明前春茶,那滋味,一定能够美入人心啊!于是,我迫不及待打开茶叶包装袋,但见一枚枚圆头圆脑的绿,恬然睡于袋子之中,一股子江南春天的潮气、带着临海的湿气、羊岩山的硬气、还有香草本身特有的清气袅袅飘散开  相似文献   
109.
熊伟 《法国研究》2011,(2):29-35
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知识理论是爱德华·萨义德构筑其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然而,萨义德对福柯理论的接受,并不是机械的、不加质疑的照搬,而是批判性的吸纳、融合。本文以萨义德的《旅行中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其著作和访谈为基础,试图从历史文化语境、萨义德对福柯的追随及疏离几个方面来探讨萨义德对福柯的接受过程,并指出萨义德对旅行中的话语/权力/知识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增强了其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霸权、主控话语的批判威力,但同时也有成为其自身陷阱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0.
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科学诠释,基础是对异域文化的接触,本文以欧洲商团中国之行的经历为基础,总结了人们认知异域文化的基本过程,通过不同媒介获取对该文化的最初认识,借由某种目标亲自接触该文化,最终形成对该文化的认知。借助社会学家提出的异域文化认知模型,提出认知异域文化从而完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