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903篇
中国共产党   275篇
中国政治   1003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136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821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32.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怡  唐力 《河北法学》2002,20(5):12-19
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讲,我国再审制度对于保障民事审判的公正性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再审制度是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追求所谓的“实体公正”而忽视了法院裁判的稳定性。诉讼是特定化的解决纠纷的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内在要求,再审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相互关系。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再审制度的具体设想,即取消法院主动决定再审的权力;限制并逐步取消民事检察抗诉的权力;最终建立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一元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33.
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迎来了因特网时代。基于因特网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民事司法管辖权面临着挑战。美国和欧盟各国在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相异且存在弊端。构建我国在因特网时代的民事司法管辖权制度应体现因特网自身的特点 ,遵循特定的原则 ,引导因特网向自律、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4.
齐树洁 《法律科学》2007,25(6):155-161
治理"执行难"应有整体思路,需要通盘考虑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与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法律的局部修订应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相互协调,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教训,用法律的形式将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宏观思路和整体规划,使立法与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5.
"公私共分罚款之诉"是《美国反欺骗政府法》规定的一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诉讼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相关人在胜诉后,可以和政府共分被告人向政府缴纳的罚款,以此鼓励个人揭露与政府有交易关系的公司、企业诈骗联邦政府资金的行为,并以诉讼的方式挽回联邦政府所受到的巨额资金损失。"公私共分罚款之诉"以给原告物质鼓励的形式推动个人在公益执法中发挥有效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公益执法途径。  相似文献   
36.
《电子知识产权》2005,(5):48-50,60
在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著作权纠纷案件中,侵权纠纷占绝大多数,而其中被人民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并判令被告承担赔偿损失民事责任的案件又占相当比例。正确认定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确定赔偿数额对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在认  相似文献   
37.
2007年7月5日,对于新疆兵团农三师其盖麦旦监狱三监区服刑人员张明伟来说。是个充满惊喜的日子。这天.他收到了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寄来的其养父母遗留的两室一厅房产属他所有的民事判决书。手捧着能证明房产失而复得的民事判决书,双眼噙泪的他动情地说:“谢谢监狱警官.谢谢您们帮我要回了属于我的房产……”  相似文献   
38.
从“自然人的完满”、“团体的人化”、“自然人生命的延展”、“类存在的扩充”等方面论证了民事主体制度和理念正经历了一个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的发展历程 ,并指出了此过程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关于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相互关系,存在四种模式。以替代模式为原则并辅之以改良的选择模式是我国相关制度建设的正确思路,也是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所隐含的主张。这样的制度安排既符合衡平保护的原则和效率原则,同时也在实质上有利于受害的劳动者。适用替代模式与改良的选择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工伤保险给付水平,使其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40.
多媒体教学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及其效果已成为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到法学本科教学,我们应当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保证和提高法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我们在总结多媒体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多媒体应用于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的方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