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229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涛 《思想战线》2012,38(5):139-140
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政治经济实体(国家)建立,交换的主体确定;二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三是主体双方存在交换的愿望,使贸易成为可能。贸易关系建立以后,对外贸易即成为各政治经济实体(国家)之间进行政治斗争,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贸易政策成为进出口贸易的指挥棒。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云南外贸政策经历了由被动维护向主动保护的艰难历程,这一转变对云南缅甸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2.
武建强 《求索》2012,(2):99-101
作为国家和社会关系结构中"公共空间"理论,实质在于揭示政府与民众的政治生活,即社会通过公开的讨论与批判而形成公共舆论,从而强化国家活动的民主色彩,它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力量变化状况及国家政治制度民主性,并赋予公民充分的政治参与权利及保障。中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最早进行了民主的政治实践,那么那段历史时期围绕公共事务的治理,是否具备了多主体参与政治和批判的公共场域?本文力图根据公共空间理论,剖析民国早期不同政治势力的历史活动,及有利于公共空间形成的政治条件,得出民国时期的"公共空间"雏形已经初步形成的结论,并揭示它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3.
何奕 《当代贵州》2012,(14):12-13
凯里是苗语音译,意为开垦田地。原为清平属地。明嘉靖元年(1522)设凯里安抚司。1958年撤炉山、丹寨、雷山、麻江4县合置凯里县。1961年分县后,原炉山县改称凯里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凯里县,设立凯里市。黄平之名源出旧州,因其地势平坦,土壤呈黄色得名。民国3年(1914)1月,改黄平州为黄平县;旧州巡检司为旧州分县。民国25年(1936)将旧州分县并入黄平县。1958年至1962年期间施秉县曾并入过黄平县。  相似文献   
164.
清季,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一直是地方官制改革的重心。虽然外官制久议未决,但南方少数省已着手进行政区改革,如江苏等省裁并附郭县。辛亥革命后,光复的南方各省纷纷颁布新的地方官制,制度各异。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曾令各省统一地方行政制度,但由于中央政府权力过弱,各地在改革行政制度时,仍各自为政,模式不一。  相似文献   
165.
漫话古玩行     
侯传林  王颖 《春秋》2012,(4):40-42
起源古玩行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已无从考证。据有关文献记载,明代中期就有了古玩铺,到了清代古玩铺就更多了,清代末年到民国初期达到了高峰,并且当时的古玩商上通高官权贵、下达富商和收藏家,社会地位很高,这也是当时的社会实际造成的。古玩在乾隆以前称之为骨董或古董,乾隆年间才开始称古玩,意思是古代的文玩,是指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器...  相似文献   
166.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24):24-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是国内知名的民国史研究学者。近年来.他数次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蒋介石日记,并出版多本专著,引起巨大反响。 对于发生在1948年夏秋之交的蒋经国上海“打虎”,以及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期的反腐运动,杨天石先生有着深入的研究。谈及那段历史,杨天石告诉廉政嘹望记者:“贪腐可以亡政,信然。”  相似文献   
167.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一场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区域现代化运动,也是一场知识分子的伟大爱国运动。乡村建设运动触及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推动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改变,也为时下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知识背景的最初来源及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8.
《立报》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一份小型报纸,其工作广告凸显爱国立场,解决民众困难,程序规范,日趋成熟,记录并影响着民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立报》工作广告具有时代化、大众化、专业化等特点,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立报》"大众化报刊"、"小报不小"的报纸特色。对《立报》工作广告的梳理分析,对于今天的大众传媒及广告事业等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9.
中国民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在中华法系民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走向了继受欧陆民法的不归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中国民法的现代化。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民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终于迎来了21世纪民法的繁荣和发展。总结经验教训,21世纪的中国民法应当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创造中国民法的辉煌,造福于21世纪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70.
《各界》2011,(12):F0002-F0002
1.吴昌硕 吴昌硕(1844年-1927年),浙江湖州安吉人,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