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4篇
各国政治   229篇
工人农民   167篇
世界政治   4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0篇
法律   2044篇
中国共产党   7462篇
中国政治   8708篇
政治理论   2194篇
综合类   2710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1267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791篇
  2013年   1712篇
  2012年   1952篇
  2011年   1742篇
  2010年   1628篇
  2009年   1665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386篇
  2006年   1695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左卫民  万毅 《中国法学》2003,(4):136-147
从现代化理论来看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向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转化的历程。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之间在程序理念、结构以及运作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差 ,导致了改革目标的错位以及改革路径的错误选择。据此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建立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2.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律师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律师在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诸如执业律师素质的良莠不齐、律师事务所管理的低效、律师行业竞争的无序等问题也已成为阻碍我国律师业和广大律师健康有序发展的绊脚石。目前,律师业内、外对律师文化公认的观点认为:律师文化是创建品牌事务所和优秀律师的灵魂所在,只有通过加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文化建设,才能促使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应对时代的要求与挑战。因此,随着律师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律师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一、正确理解中国律师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03.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由众多要素或次级系统构成。经济、政治、文化要素是社会系统中的三大核心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正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并导致了社会系统的解构。通过分析社会系统解构的原因,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化力量、整合力量和传统国家社会力量之间的对抗是造成社会系统解构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现代和谐社会的思想,并站在中国现代化继续发展的角度对和谐社会作了全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4.
陈祥波 《南风窗》2007,(19):17-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它更像是一系列具体执政方针和措施的总结和罗列。  相似文献   
10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6.
李申学 《新长征》2006,(5):8-10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创新勇气。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7.
现代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完善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求实》2005,3(6):19-21
中国超大规模社会的现代化变迁所导致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作出及时的反应和积极的完善以提供有效的政治支持。中国政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完善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推进党自身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完善的本质要求,其合乎逻辑的路径选择在于从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关联中去把握:从党与国家的关系层面而言,党采取现代化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党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而言,要不断提升党适应和整合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省情国事     
《今日海南》2005,(5):4-5
【省情点睛】4月23日至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在海南召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推进全面合作,共建和谐繁荣的亚洲》的主旨演讲。年会以“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角色”为主题,并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亚洲新角色”、“印度洋灾后重建和亚洲的发展”、“亚洲社会的和谐发展”等15个议题。年会期间,论坛首次发布《亚洲一体化报告》,标志着论坛影响力提升的同时,学术价值也相应提升。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海南首次组团参加了年会,第一次在论坛上发出了“海南声音”,意味着海南与论坛的关系开始从服务型…  相似文献   
10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5):F0003-F0003
安徽省女劳动教养管理所是目前安徽省唯一的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也是唯一收容女性劳教人员的场所。其前身是安徽省少年犯管教所女教大队,1990年4月独立扩建成省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6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10.
影响缅甸民主化进程的主要政治势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晨阳  陈茵 《当代亚太》2006,42(4):19-26
军人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势力、民盟及其支持者、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在目前缅甸的社会结构中呈三足鼎立之势,但军人占绝对优势,而且后两者不具备取代军人主导缅甸政局的能力。外部势力对缅甸民主化进程的影响很大,但在对缅政策方面,中国、印度、东盟不会采取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完全一致的行动。因此,相当长时间内,军人将继续直接执政或在幕后主导缅甸政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