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带队伍》     
<正>推荐理由:一次随缘涉猎,意外读了一本好书——《带队伍》,开启了我这个老团干部的愚头钝脑。书似烟海,必须择善而从之。选择好书来读,就如同和自己风雅正派的良师益友,在温馨自然的气氛中品味美茶促膝长谈,从中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也能读出书中的真谛。人们常用慧眼识珠来赞赏一个人的鉴别力,其实读书评书,也需要具有  相似文献   
112.
2014年12月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上午10时,庭审正式开始,被告人林森浩身穿黑色马甲出庭,他低着头,没有看父亲一眼,匆匆而过。旁听席上,林森浩父亲林尊耀忍不住潸然泪下,他摘下眼镜,默默拭泪。而受害者黄洋的父亲黄国强穿着羽绒服,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坐在法庭的另一边。他红了眼眶,默默流着泪水,妻子依偎着他,泪流不止。  相似文献   
113.
《人民司法》2021,(4):89-89
一、本刊采用文章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欢迎编写4000-6000字的案例。二、本刊采用文章原则上需有标题、裁判要旨、案号、案情、审判、评析六部分;如果裁判理由部分已经论述得很充分,也可简写评析部分甚至省去评析部分。三、标题需准确、简洁,亮明观点;标题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如案件有多个法律焦点,可针对主要焦点编写标题。  相似文献   
114.
20年政府法制建设所走过的路很不平凡,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中,政府法制建设所特有的历史地位无人可以否定。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感到欣慰。同时也应看到,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只有不断总结经验,认真研究问题,积极探索规律,才能使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5.
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适应新形势下调整婚姻家庭新情况的迫切需要 ,我国《婚姻法》的修改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考察分析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缺陷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修改、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 ,并分析其主要立法理由 ,以供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在出台的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对民事再审程序中的再审理由具体化,使其更便利当事人申请再审成为修改中的一个闪光点,其中把“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作为民事再审理由是最具特色的,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立法者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以及在实施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爱国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分量,爱国的重要性和培养路径已经得到理论界充分阐释,爱国的理由则有待进一步探讨。就理论逻辑而言,需求主义、心理学和历史文化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爱国的合理性,作为基础性补充,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证使得爱国的理论逻辑更趋完善;就历史逻辑而言,古代中国人的爱国理由与机制联系有关,近代中国人的爱国理由强化为生存联系,当代中国人的爱国理由进一步强化为命运联系;就实践逻辑而言,社会主义描摹了爱国的底色,中国特色丰富了爱国的底蕴,现代化增强了爱国的底气。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改后,形成了通过界定羁押事实,明确羁押理由,以降低未决羁押率的新思路。调查表明,羁押事实的运用实践性强,部分背离了法定羁押事实,其主要集中在有前科、无业、情节恶劣等情形,多为预防性羁押,否定羁押的事实主要为认罪态度好、和解、赔偿等情形。推高未决羁押率的主导因素包括,以外来人员、不退赔等作为强制性羁押事实;实践中羁押事实标准明显低于法定要求;羁押事实认定受制于被害人意见;羁押事实评估随意化;羁押事实以消极、否定性事实表述为主等。然而,实践中将不认罪、不赔偿、不退赃、不和解作为羁押事实,违反了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无业等消极羁押事实与积极妨碍诉讼行为的羁押理由相关性不足;将外来人员、在本地无固定住所作为羁押事实,容易造成地域歧视。未来的改革,应当扬弃实践性羁押事实,构建羁押事实的规范化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9.
“公民为什么遵守法律”的问题 ,就是公民的守法理由问题 ,这是西方法哲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不同的法哲学流派就此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学说 ,其中 ,较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论、暴力威慑论和法律正当论等。讨论公民的守法理由 ,必然涉及到公民有无服从恶法的义务问题。对此 ,西方学者发展出一套名曰“公民不服从”的理论 ,它标识着公民守法的限度。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西方法学界的上述理论进行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120.
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具有法定撤销之诉判决理由,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撤销诉讼之五种撤销理由对判决的效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超越职权理由的效力最强。法定判决理由具有类型法定、标准不一致性和影响判决效力的不均衡之特性;基于法定判决理由的特性应该赋予其与判决主文同样的既判力,并且在判决书中明确法定判决理由固定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有利于更全面实现行政诉讼保障当事人利益和彻底解决行政纠纷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