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311.
由于北宋特殊的政治环境,畏天成为君德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意义是敬慎。畏天在诏令中的使用语境,包括新皇即位、发生灾异、群臣上尊号三种,一方面表现出对天的敬畏之意,一方面表达了建立在天命基础上的皇位合法性诉求。畏天也是北宋士大夫对君主德行的期望。他们通过上书、撰写专门论证文章的形式,阐发畏天是约束君主的手段之一,以此说明君主的畏天之德不仅仅只是道德领域的事,还具备了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既能表明其为君之合法性,又能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修德、立身、听命的社会之风,稳定其统治。  相似文献   
312.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非讼程序,由于立法简略,实践中各地法院操作混乱,亟需从解释论上予以回应。在解释论上,该程序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同时,在审查中应当保障担保人、债务人的陈述权。经该程序作出的许可拍卖、变卖裁定在性质上为对物之执行名义,法院只能对该裁定指向的特定担保财产进行拍卖、变卖。在非讼审查过程中,如就担保物权的有效成立、担保物权实现的条件等实体问题出现争议时,由争议主体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诉讼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13.
沈绚 《中国律师》2014,(12):44-44
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律师实务初阶教程》,包括由高明律师主编的《刑事诉讼律师实务》、谭芳律师主编的《民事诉讼律师实务》、阮鲁露律师主编的《行政诉讼律师实务》、陆胤律师主编的《劳动争议律师实务》、孙志祥律师主编的《非讼律师实务》、蒋信伟律师主编的《律师职业操守和执业行为规范》等。这是一套由上海律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写,向青年律师传承职业"技术"的教材,她为律师业的传承而写,她为律师业的明天而写。教材不是依据"先验"。  相似文献   
314.
无讼思想最初由孔子提出,其本意是要求有效地处理案件从而达到无讼的状态。通过对《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判例分析,可以从名公们的审判精神中可以探视出无讼思想最初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判官在审判时以理为核心来酌情据法;注重案件事实与证据;注重教化,从轻处罚;在以社会压力来唤起两造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两造利益的妥协空间;以及根据案件进行灵活处理等方面。这种无讼思想不仅反映了南宋民事诉讼审判精神,也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15.
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作为解决民事纷争的重要组成,二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原则性差别。非讼程序具有不同于诉讼程序的程序机理,程序简单、迅速。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通过适用范围的区分,在程序功能上形成互补。诉讼程序侧重于争讼纠纷之解决;而非讼程序则主要着眼于纠纷之预防。我国目前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界分存在范围不清,非讼程序机理不明等困境,故有必要在明晰程序机理的前提下,对目前非讼程序设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16.
徐建璋 《中国监察》2014,(11):64-64
正杨晓光同志的廉政散文集《大道行》于2011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2012年底,此书再出新版并收录其两篇新作。读完后,掩卷沉思,令人回味无穷。如晓光同志所言:《大道行》之‘道'既有行走各地,朝圣胜迹,瞻仰伟人,追寻先贤的意思,但更想表达的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崇高品格的人物,必定是循‘大道'而行;一个政党能够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并为人民接受和爱戴,也必定行于‘大道'。这是规律,也是天道。晓光同志厚实质朴、充溢灵气的文字,定格了一处处触  相似文献   
317.
传统大陆法系学者认为,所谓诉讼事件的非讼化,即把诉讼事件改为非讼事件由非讼程序处理。邱联恭教授从程序法理交错适用论出发,对诉讼事件非讼化的含义进行了拓展,并将其分为程序上的非讼化和实体法上的非讼化两种情形。邱教授实体法上非讼化的提法有待商榷,诉讼事件非讼化一词也易引起误解。为使其更有解释力,可用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取代诉讼事件非讼化。非讼法理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情形具体包括强制适用、裁量适用和选择适用三种。  相似文献   
318.
实现担保物权程序是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增设的一项新制度,首次明确了以非讼方式作为担保物权实现的新途径。浙江法院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特别程序快审快结的制度效用。本文在总结浙江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人民法院审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遇到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并提出相应处理思路,供审判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19.
诉讼作为最能展现争议双方激烈对抗的争议解决手段和大量综合运用法律、体现立法思想的法律程序,不得不说是一国法律文化的浓重缩影。我国“厌讼”的传统诉讼观念形成有着思想、经济、制度上的原因。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诉讼观念的成因,以古为鉴,思考如何强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树立公众的环境诉权意识。  相似文献   
320.
一、问题的提出非讼程序是个聚合性概念,在内容上既包括所有非讼事件的共通规则,〔1〕也包括各类非讼事件的特有程序规则。我国民事程序立法虽然没有采用这些概念,但理论上通常《把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除外)的规定视为非讼程序的规范。该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