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社会建设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也许是由于问题过于浅显,我们没有刻意追求;也许是因为问题过于深邃,我们未能轻易破的。大家都在往一个漏桶里不断盛水,却亦然那样乐观快乐,无所顾忌。当社会管理的困惑已经悄悄与我们为邻,成为我们履行职责中的积重难返,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破题的时机应当并且已经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52.
杨佩  卢群朋 《协商论坛》2011,(12):25-27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将由13.3%增加到16%。  相似文献   
53.
张炜 《法人》2007,(11):12-12
《物权法》10月1日开始实施,有助于促进动产融资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全国统一集中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是对《物权法》实施的落实。央行人士此前表示,我国原来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中,担保物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动产担保价值发挥,不利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不利于金融产品创新,不利于信贷人权利保护和银行贷款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5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悖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对城市低保制度,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缓慢,有些地方甚至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认识上的模糊化,造成农村低保建设陷入悖论误区,农村低保这一社会救助制度难以有效地实现其社会保障“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作用。  相似文献   
55.
郑新立  张晓山  吕政 《小康》2006,(1):54-55
嘉宾: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哪些方面?吕政: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工业等非农产业的产出大于农业的产出。为了使农民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实现社会产品分配的公平,我们必须选择以工补农的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郑新立: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的难点又在于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小康的一个突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  相似文献   
56.
夏妁 《人大论坛》2012,(1):12-13
2011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纽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拿出勇气和智慧,切实落实去年横滨会议通过的《亚太经舍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57.
结合当前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遵义市对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一套思路与招数都颇有新意的考核机制。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考验了遵义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应急能力,也考验了遵义市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人们欣喜地看到,在一个多月的“抗凝冻、保民生”战斗中,遵义市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与人民群众一道,打赢了抗灾救灾这场硬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黔北大地上唱响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新时代凯歌。  相似文献   
58.
从区域合作到城乡统筹,从招商引资到干部考评,从工作方法到思想观念……今年以来,重庆的大开放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大手笔破题——  相似文献   
59.
《时事资料手册》2006,(1):29-31
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至少要解决好以下3个最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着眼于解决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潜力。——省委书记王东明【开篇的话】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拟定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四川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改革的实践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