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礼物之道     
《学理论》2015,(29)
马塞尔·莫斯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学术地位,他学术生涯前期的主要成就,在于对原始宗教的研究,后来他将目光转移到原始社会的社会凝聚方式上,并著成《礼物》一书,探讨原始社会的交换机制及其带给现代社会的启发与反思。在《礼物》这本书中,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及高超的学术眼光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对后世的人类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25)
"礼物"作为一种交换方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为什么人要赠予其他人礼物?从莫斯到列维-斯特劳斯等诸多人类学家对"礼物"展开了丰富的田野调查和深刻的理论思考。基于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揭示"礼物"背后的谜底。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江西省都昌县各乡镇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都陆续收到了都昌县人民法院派员送来的特殊“礼物”——一套《农村典型法律案例通俗解说》普法丛书。与其他法院送法进基层不同,都昌法院所送的这批普法书籍是该院5位法官充分挖掘身边案例资源撰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张兵 《前进论坛》2011,(6):35-36
1997年底的一个晴朗的中午,我突然接到孝感学院尹中民老师的电话:"你在办公室等我,我要给你送一份礼。"尹老70多岁了,是20世纪80年代加入农工党的老党员,当过两届支部副主委,他平时比较严肃,对请客送礼等不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4万多的海上船员和他们的家属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远洋台历。365页台历,每页都有一首小诗或短文。作者就是这些船员和他们的妻子、儿女。 这些作者当然不是专业作家,他们甚至没有机会获得比较高的文学造  相似文献   
16.
17.
《礼记·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何谓慎独,先看一例。清朝雍正年间,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  相似文献   
18.
每年教师节,媒体上总会出现一些争议的声音,那就是给教师送礼或教师收礼。有人甚至认为教师节已经沦落为“送礼节”,痛批师德败坏,建议取消教师节。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教师,笔者以为,将教师节片面地认定为“送礼节”是一种误解,更是误导,会对广大普通教师造成莫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赵欣 《传承》2011,(27):40-41
礼物交换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苗族礼物交换体现在苗族节日、人生礼仪以及日常生活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苗族礼物交换的背后隐藏着丰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研究这些将有利于推动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伟珏 《检察风云》2012,(10):14-15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礼"很多时候是通过礼尚往来彰显的。时代不同"礼"的内容也不同。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后这几十年里,"礼物"不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价值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大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