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管文蔚在镇江丹北地区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丹北地区人民在他的组织下,成立了“丹北抗日自卫总团”,他自任团长,领导当地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8年6月19日,新四军二团政治部主任肖国生和营长段焕竞,奉陈毅指示来找他。管文蔚详细地向肖主任和段营长介绍了丹北地区各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32.
文化视野下中国社会中的礼物与贿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什么是腐败行为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中,个体行动者通过自我道德化表演的策略将不被法律认可的贿赂掩饰和转变为能够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礼物,以此来刻意模糊礼物和贿赂的界限。通过对中国社会中礼物的运作逻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以及法律在认定贿赂过程中局限性的考察,可以看出礼物和贿赂的辨析方向:礼物交换运行在私人生活领域,双方以同质性的形式依据交换物的象征性价值进行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交换主体之间的关系;贿赂运行在公共领域,双方以异质性的形式依据交换物的经济性价值进行交换,更强调交换物本身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3.
交换作为一种现象,社会科学对此有众多研究。乡村社会的交换既是理解中国民众生活的钥匙,也是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切入点。既有的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研究借鉴西方的社会交换与礼物研究理论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对此进行回顾,并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