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254篇
中国政治   325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和谐,这种社会关系和谐用"和衷共济"表示最有特点、最贴切,社会关系状态达到"和衷共济"的社会一定是和谐社会.要建成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具有"和衷共济"的社会整合机制,具体说就是要有社会参与机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共建中来,有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精神激励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振奋起来.  相似文献   
72.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既降低了人们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又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更为严重的是其长期存在必将造成偏远落后地区对教育的群体性失望,进而与当前的义务教育发生冲突;必将导致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实用化,进一步淡化人文精神,在高强度压力下引发并激化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营造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环境,实现大学生公平就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3.
社会排斥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关系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概念。历经20多年的演变,学者们从各自的语境给出具体层面、综合层面、实质层面的界定。社会排斥理论回应和追求的目标是多样性的社会整合,而并非仅仅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社会排斥概念及其相关解释与对贫困概念的认识相比,无论是内容还是视野都更加广泛和深入,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借用社会排斥的概念工具从多维度的环境互动关系中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治安管理客体是治安管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治安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但学术界对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一直没有取得共识,表述各异,比较典型的有“对象说”、“影响因素说”和“社会关系说”等,这表明治安管理客体尚未被准确定位。基于“权益”来界定治安管理客体的概念,即治安管理客体为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规范、调整和保护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治安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又有利于公安机关正确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一些治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在社会关系上集中体现为“五个多样化”,即“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我国社会成份、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形成了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却存在着差异,并由此构成大量的经常的人民内部矛盾,使人民内部矛盾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否认人民内部矛盾,而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解决矛盾中追求社会和谐。一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相似文献   
76.
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新认识——兼论经济法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存在着缺陷 ,本文主要从法律的主观方面即价值目标着手分析 ,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该部门法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结合 ,即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并进一步对经济法的本质进行了剖析 ,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并以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整体利益为追求目标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77.
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自主性看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自主性是衡量人的发展的根本尺度。人的自主性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的自主性彻底解放的开始。  相似文献   
78.
卜泳生 《前进》2000,(11):43-44
最近 10余年来,我国法治的呼声可以说一浪高过一浪,所立法律也十分丰富,重大的社会关系基本上有法可依,但为什么还在呼吁法治、呼唤法制的现代化呢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制度离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提出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法律制度的现代化   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一种规范化的、灵活高效运作的法律框架,实现政府对社会的全方位的积极有效管理,通过法律的积极调节实现社会有序、公正和富有活力的发展,可以说,"…  相似文献   
79.
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发的制度创新,国家在农村公社和生产队组织解体的背景下承认和扶植这一治理方式.村民自治的现状是国家与农村社会间的互动形成的,其中交织着权力与交换,妥协与反抗的过程.虽然国家与农村社会已经有"政治交换"的趋势,但是障碍依然存在.改善我国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方式和途径是:农村社会自治空间的扩大和自治能力的提高;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国家与农村社会公平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80.
浅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事实上,马克思的论述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而是揭示了人所表现出的善恶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