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舒炜 《党建文汇》2014,(5):22-22
“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巡视员一般都是厅级干部,算大领导了.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直接称他们为某某巡视员。  相似文献   
92.
李肇星 《新湘评论》2013,(22):40-41
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在我毕业的北京大学。“先生”的意思是“老师”。我们读书时称北大的老师,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叫“先生”。所以,我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叫“同学”你永远不会错。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紧张。说实在的,我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但刚才走得急,丢了,丢在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93.
称谓问题,在两岸关系中很复杂。 根据国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不能直接称呼对岸的官方部门,于是,不少媒体会将“总统府”等名词加引号。而台湾方面也有类似规范,比如在官方文件或新闻通稿中,称“中共当局”。  相似文献   
94.
陈晓丹 《前沿》2013,(2):104-105
本文通过描述在高校中常见的学生之间的称呼语来探讨称呼语体现出来的内群偏私心理,反映出人们需要在社会认同中确立自我的社会身份,寻求正向的自尊,但社会认同理论同样认为,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所以在意识到内群偏私的问题的同时要控制自尊的过度化,来尽量避免和减少因内群对外群的歧视偏见而造成内群和外群意识上和行为上的冲突,最终达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95.
“官”之辨     
沈发 《侨园》2013,(8):44-44
<正>据说古时候苏州人娶媳妇,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用掌扇、黄盖、银瓜等装饰品,以显示尊贵的气派,而掌扇上又无一例外地粘贴上"翰林官"三个字。后来有个名叫周卜世的苏州人来到扬州,一个扬州人在闲谈中问:"你们苏州的老百姓为什么都不娶媳妇?"周卜世惊讶地反问:"哪有这回事?"那扬州人道:"我曾经在苏州住过几年,看了无数次彩轿迎亲,却都是翰林院的官员,何曾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虽说是戏谑之言,却也尖锐地嘲讽了苏州人这种当官的情结(见清人王应奎  相似文献   
96.
在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州、县级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因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相似文献   
97.
《支部生活》2010,(4):40-40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四》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礼记》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孙中山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98.
“同志”,一个中国历史上久远的称呼,一个涵义丰富而神圣的称呼,也是曾经温暖一个时代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礼记》说:“同窗为朋,同志为友”。我们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将“同志”定位为党内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所有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同志”成为一个神圣的称呼。  相似文献   
99.
闲话称谓     
礼拜天,去农贸市场买菜,东走走,西看看,见一堆小油菜挺新鲜,便凑了过去,未到近前,就听卖菜的小姑娘招呼:"大爷,您买点儿小油菜吧,刚摘的。"我左右看,回头找,没别人,才知道是对我说的。心中不觉一堵,我虽说已年过四十,可五十不到,人也不显少兴,可总不至于老成大爷吧。"大爷,您老要几斤?"姑娘把秤都拿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0.
花钱,是与市场流通钱这样由国家颁布的钱币相对的概念,属于古代纪念币范畴。花钱这个称呼应是约定俗成,比其他如“压胜钱”这样拗口的称呼更通俗,所以流传而成定名。花钱收藏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获得独立门类的资格,近十年来,花钱的收藏才如日中天,其中充满了种种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