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887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542篇
政治理论   174篇
综合类   5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0,(1):F0003-F0003
BG/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此,将本刊常用的各种类型参考文献的新著录方法及其示例列举如下:1.普通图书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1,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1]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M].潘惠霞,魏婧,杨艳,等,译.  相似文献   
72.
完全的控、辩、审三方诉讼构造为证明标准的适用提供了严格的证明程序、有效对抗和亲历对比判断等必要前提。基于诉讼构造的不同,可将刑事缺席审判划分为实质三方诉讼构造与形式三方诉讼构造两种类型。只具有控、审两方诉讼主体的情形不属于刑事缺席审判,也不具有适用证明标准的空间。刑事证明标准承担着准确性与错误风险分配的政策目标,其内在功能是作为一种分配判决错误的机制,其尺度取决于一个社会所能接受的两种错误判决成本之比率。而对抗性强度、证明的严格程度以及证明标准的具体评价方式,也都会影响证明标准的具体尺度设置。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实质三方诉讼构造缺席审判中一般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特殊情形适用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证据标准;形式三方诉讼构造缺席审判典型情形适用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证据标准但评价方式有所不同,例外情形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73.
朱鸣 《中国民政》2021,(4):46-49
社会团体是社会组织领域一个重要概念,现行法律中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北大法宝检索,84部现行法律中出现了社会团体的表述。社会团体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的重要法人类型,深入学习贯彻民法典,有必要对法律法规中社会团体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历时梳理,以期准确把握。根据笔者的考察,新中国成立后法律法规中社会团体的表述最早出现在1950年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4.
重大过失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大陆民法理论关于重大过失的解说既无法提供明确的认定方法,又内在地欠缺解释力。重大过失应当是一种有认识的过失,但同时须在客观上制造了巨大的危险。它是一种偏主观的、行为人很大程度上可避免的过错,是一种具有较强道德可责难性的过错。它是介于故意与普通过失之间、更接近于故意的一种独立过错类型。有认识的认定应坚持知道与有理由知道两级分类,并有效运用司法推论和立法推定。危险巨大性的认定主要涉及损害可能性与损害程度两方面判断。重大过失的法律效果原则上与故意相同,但有例外。  相似文献   
75.
危害结果是对法益的侵害和侵害的危险,在犯罪构成中,犯罪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任何犯罪行为必然危害到法益,从而,任何犯罪必然存在危害结果。这决定了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目前,我国刑法学对于以危害结果为标准对犯罪的分类存在一定混乱,犯罪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犯罪都是结果犯。应当取消行为犯和举动犯的称谓,而换之以危险犯。犯罪的本质和危害结果的概念决定了危害结果是主观故意的认识内容,且一切危害结果必须为主观故意所认识,不存在不被主观故意认识却影响犯罪定罪量刑的客观超出要素。  相似文献   
76.
陈润龙 《法制与社会》2011,(21):195-196
本文采用自编的中国员工工作投入问卷测查了珠三角数十家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状况。研究表明多元分析的结果:企业类型、职位的主效应显著,其余变量的主效应以及其他交互效应都不显著;外企和民营企业员工在奉献,专注,活力均显著高于国有企业的员工;普通职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在奉献、兴趣、活力得分显著低于中高层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77.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违法"的概念,"责"这个词也很少被使用,这样很难说明罪的整合机理。因此,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有必要嵌入"违法"、"责"这两个罪的关键范畴,在坚持我国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大陆法系理论的合理成分,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78.
具体行政行为的竞合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治实践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对此,行政法学界和行政执法部门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然而,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竞合,目前我国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这种现象究竟是一种正当的还是一种不当的行政法现象理论界也没有给予回答。基于此,对具体行政行为竞合涵义、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引伸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竞合的一系列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次一、林权纠纷的主要类型二、林权纠纷的成因分析三、林权纠纷的法律对策林权虽然已经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但在我国法律上却没有林权这一称谓。正因为法律上缺乏对林权含义的明确规定,学界及实务界对林权的理解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广义上的林权概念应该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和微生物和各项权利;狭义的林权概念仅指森林、林木、林地的各项权利,但并不局限于物权;有人认为林权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物权类型,而是涉林物权的统称;有人认为林权是一个权利群或权利集合,它至少包括这样几种权利,即林  相似文献   
80.
文章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中打击网络犯罪这一主题,具体列举了当前网络犯罪的各种类型,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网络犯罪所呈现的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了网络的发展动向,并深刻揭示了目前全球打击网络犯罪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世界各国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对策,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全面而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