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该用怎样的价值观引领人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面对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我们该用怎样的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又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展现大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2.
慕莲 《协商论坛》2011,(1):39-41
2010年以来,全省统战系统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其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践行礼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体现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中,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3.
以封建宗法制度为政治构架,农耕自给为经济基础,儒、道思想竞逐交融的数千年中华文明,常以“无为”、“无欲”、“不争”、“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作为共同愿景与追求,于是自然衍生出“厌讼”、“轻讼”、“无讼”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24.
国有企业是我国同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闰企腐败问题,不仅会给国有资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会影响国企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筑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腐大堤,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国企腐败的力度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5.
《社会主义论坛》2013,(11):21-22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载体,不断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提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6.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必须由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有一定界限,它不应主导全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应该从经营性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退出的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应在各级“人大”领导下重塑国资委和建立国家资源委员会,实现政府“瘦身”计划。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和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分开,彻底贯彻“政企分开”,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市场所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建成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7.
市场化的乡村水利改革不可能解决农村水利公共品的供给问题。江汉平原上和豫南农区的小农治水实践表明,包括组织权威与社会权威在内的权威结构、分散和变革中的小农经济、农地制度构成了乡村水利制度的约束条件。而且,在组织成本不能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农地制度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公共品的供给问题,相反其外部性效应却造成更高层次上的、更为严重的公共品供给困境。而外出务工则在逐渐改变农户的经济状况,并引起农村经济基础的内在变革,从而使农户土地合约面临不确定性、复杂性、利益主体多元化。这样,强化合约主体中集体的协调能力,增强乡村社会的组织基础,而非不断弱化乡村治权,才是重构乡村水利制度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8.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和权利的关键。残疾人一旦有了稳定的职业,也就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正所谓"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这无论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9.
程恩富 《学习论坛》2007,23(1):29-31
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确保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又能把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搞上去这双重角度,来检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第二,要认清国有经济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运行方式。第三,要在改革中掌控一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有大中型企业。第四,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30.
《研究与实践》2007,(1):13-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谐文化建筑在现代化基础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相配套。作为意识形态,和谐文化能够发挥其批判的功能——指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同时也发挥建设维护的功能——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在当前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