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1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621篇
中国政治   1040篇
政治理论   235篇
综合类   3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王韬钦 《湖湘论坛》2023,(3):113-124
当前,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存在一定的供需匹配问题,以该问题为视角,对县域支撑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县域公共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以及“闭圈式”发展现象严重,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这些都是供需结构与资源错位的表现。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即构建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多重对应及循环体系,并认为要进行县域公共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厘清四个关系:从供求机制出发,厘清县域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关注补贴机制,厘清直接扶持与间接扶持的关系;优化价格机制,厘清短期改革与长期改革的关系;引入监督机制,厘清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解放之初,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动,知识分子失业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51年12月1日起,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失业知识分子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和处理工作。截至次年10月31日止,共登记失业知识分子3万余人,安排就业7500余人,到1957年底,基本完成失业知识分子的安置工作。这次调查登记和就业处理,是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关心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举措。同时,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不容回避的难题。一、上海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53.
赵蕾  杨靖 《创造》2003,(5):22-23
失业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有关调查显示,单亲家庭中90%以上母亲与子女同住。单亲母亲承受着婚姻不幸所带来的经济贫困、住房困难、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压力,同时还要面对下岗失业等社会压力。为了维护她们的权益,帮助这一困难群体调整心态,走出低谷,勇敢地面对生活,崇文区妇联在1998年开展“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工作的基础上,2001年底又依托香港乐施会专题项目,在全区开设了“单亲母亲支持小组”10个,其中丧偶妇女组一个,另外9个小组均由离异妇女组成,共有100名单亲母亲参加了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55.
美国政府九十年代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取得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采取了结构性财政政策。在税收上有增有减,在支出上有减有增。美国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很重要的启示。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的支出,弥补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足;利用财政政策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私人消费和投资;利用财政政策对供给的调节作用,在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困难。  相似文献   
56.
自身建设     
《中国妇运》2004,(10):38-38
  相似文献   
57.
构建中国的就业保障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依据失业保障自身特点、保障目的、制度演变规律、现实状况和未来挑战等多因素,中国失业保障体系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就业保障体系.从如何保障就业的角度出发,设想未来的就业保障体系由就业预备、就业预告和就业保险三部分组成.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过程,具体可分为突出就业导向、完善就业制度和整体协调运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8.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现阶段失业矛盾与就业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传统体制下那种稳定的劳动就业时代已经结束.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目前的失业矛盾,端正今后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59.
关怀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只有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才使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成为现实.我国传统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孤老残幼仅占当前弱势群体总人数的5%,而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却占到了95%.弱势群体是人类财富的创造者,理应享有与其他人同样的待遇.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0.
近日,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臧忠生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及机关、直属单位有关支部书记来到国有困难企业胜利零件厂,同与该厅结成的帮扶对象进行对接,将政策、服务和党的温暖送到下岗失业人员手中。吉林省劳动保障厅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机关处室、直属单位支部书记来到胜利零件厂下岗职工李德秀、毛莉、宋明恩等“联帮促”活动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上门送政策、送温暖,实地了解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