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劳资冲突问题逐渐尖锐化,劳动者组织的一场场自发性罢工也引起了理论界关于罢工合法性及其未来规制的争论.许多学者草率的要求将罢工合法化,本文认为,罢工是一件社会成本极大、破坏性很强的行为,我们应该在全面了解罢工的机理及其合法性要件的基础上,审慎地开放罢工权并严格规制.本文从我国当前罢工现状出发,从权利和利益争议、罢工的合法性要件等视角分析罢工权的确立问题,并提出罢工的相关配套规制措施,以期促进罢工的合理合法规制.  相似文献   
72.
罢工权是一种经济权利和基本人权,我国法律应当对其加以保护.罢工权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罢工权进行了规定和保护.而且,罢工权的合法化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的.  相似文献   
73.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对于唤醒民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74.
劳动者集体行动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依据"法无禁止即自由",罢工行为是有效的。308件罢工案件判决的分析显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适用"法无授权即禁止",并形成了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两种裁判尺度。统计分析显示,本身违法原则在法院判决中居于主导地位,显示出劳动者集体行动治理的司法逻辑具有"形式法治"倾向,而隐藏在这种司法逻辑背后的则是法院自身的角色尴尬。  相似文献   
75.
李静 《江淮法治》2011,(16):50-50
在法国,罢工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只要公民存在民权诉求,只要利益调节机制不畅.或政府与公民对话渠道不足以解决利益冲突,公民就有权罢工。有外国媒体形容法国的罢工潮时说:“就像下雨天一样,抗议示威是法国首都日常生活的常规特色。”  相似文献   
76.
劳动者罢工权的立法确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劳动法》都没有罢工权的规定,但在我国劳动领域存在着事实上的罢工现象。应通过修改《劳动法》、《工会法》并制定专门的《罢工法》的办法,将罢工现象纳入立法的调整范围内,明确赋予劳动者罢工权,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7.
论公民罢工权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刚 《前沿》2005,(7):163-166
公民罢工权是一项宪法权利,这可从罢工权的渊源、罢工权的国际法保护、罢工权与劳动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随着形势的发展,公民罢工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地位应得到确认,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宪政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8.
论我国的罢工权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罢工权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规定罢工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最终提出在我国进行罢工权立法的具体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79.
罢工权的属性、功能及其多维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已批准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国内法的制定和实施,保护劳动者罢工自由(罢工权)这种自我防护、自力救济、以压力手段调整劳动关系的权利。从权利产生的机理和其属性、功能等方面分析,可以把罢工等集体争议或产业行动权纳入“人权———法律权利”、“人权———宪法权利———劳动法上的权利”、“第一性权利(目的性权利)———第二性权利(工具性、救济性权利)”,“私法权利———公法权利———混合性权利(社会法权利)”、“政治权利———法律权利”等分析模型,深入、系统地研究;应实现有关意识形态和“治道(governance)”的转换,对罢工等集体行动不再(主要)作为政治现象而作为(转化为)法律现象、法律事件、法律过程和必要的利益表达机制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80.
关于修改现行宪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忠民  陆幸福 《现代法学》2003,25(6):108-112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的修改应该符合其内在的要求 ,必须慎重。我国宪法的修改目前有几个问题应当重视 :一是应当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私有财产权 ;二是应当在宪法中恢复公民的罢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