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674篇
政治理论   169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姚艺伟 《时事报告》2012,(12):92-96
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笔试已经结束,接下来面试环节将陆续拉开帷幕。面试环节竞争是优中选优的过程,对于很多考试经历丰富、工作经验欠缺的考生来说,“写”好也许比较容易,但“面”好、“说”好可能非常难。因此,如何高效备考、快速提升面试能力是大家应该尽早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张法 《探索与争鸣》2012,(12):31-33
中国城市大跃进中的三大现象:雷同、平庸、缺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大跃进,固然取得众多成绩,但在城市景观上至少留下三种令人极为痛心的后遗症:雷同、缺失、平庸。雷同是指从北国的哈尔滨到中部的武汉再到海  相似文献   
63.
《思想战线》2013,(Z1):1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先  相似文献   
64.
唐果 《法国研究》2014,(3):57-61
在古典悲剧研究中,戏剧效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因素。基于所有的戏剧文本都是建立在观众的视觉感官上,光影交织的"戏剧效果"则是实现剧本到舞台转化的有效元素。此研究通过对中国古典悲剧《赵氏孤儿》(十三世纪,纪君祥著)和法国古典悲剧《中国孤儿》(十八世纪,伏尔泰著)中暴力场景的对比学习,展现"暴力"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从而总结出中法古典悲剧中不同的美学观念.换而言之,此研究意在阐明中法古典悲剧中不同的礼仪规则,各自暴力的表现方式,以及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65.
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模式因为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调适性极富有弹性,以其强大的外在张力展现出自身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中国模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综合动力可持续性不足、全局性的结构调整不全面不平衡、崛起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的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把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享发展理念运用到回应时代命题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实用艺术作品的“双层独创性”标准被中国法院广泛采纳,其核心意义在于限制它受外观设计专利的重叠保护。区别对待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是《著作权法》发展中的历史遗迹,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德国学者创立并经法院所认可的“双层独创性”理论乃是歧视实用艺术作品的主要规则,额外附加“艺术价值”或“艺术质量”要件的本质也属于“双层独创性”标准。始自工艺美术运动直至当代设计美学理论均揭示了设计具有艺术属性;消除歧视性对待的努力滥觞于法国“艺术统一性”理论,经德国“生日火车”案及欧盟Cofemel案,确立了实用艺术作品与其他作品具有相同独创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67.
68.
上世纪初,韦伯提出并论证了韦伯命题——中国司法属于非形式主义的卡迪司法。近百年以后,中国大陆就这一命题的真伪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高水准学术论辩。如果正确理解了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想类型——及其衍生的卡迪司法的真谛,并运用整体的观念来评价中国司法,则韦伯命题的成立是无可置疑的,否定论者所列举的实证材料,并不是韦伯立论的基点。韦伯命题之争有复杂的时代背景,它的背后涉及法律文化是否存在普适性价值、不同时空中的法律文化是否存在可比性、如何客观认知和理性对待本族法律文化传统、法律现代化是否可欲及其价值取向等重大的法理问题,特别是对形式主义司法的认知与评价这一重大的司法哲学问题。这些与中国司法未来走向息息相关的时代性问题都值得法学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9.
叶隽 《北京观察》2020,(5):72-73
关于"恶"的问题,其实始终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中心议题之一。当初"丑学"的标举,曾经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是本身有如何发明而是求异思维的功用。就美学的视角来看,仿佛只有审美才是正道,但这毕竟是一种标准的产物。譬如唐代以肥为美,至今自然标准逆置了,肥胖恐怕都要归入到丑类中去的。恶与善的关系,恐怕也同样没有那么绝对。  相似文献   
7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发展文艺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抓落实。把以"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的23集电视剧《山海情》宣传好,既是今年初福建省文联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锤炼过硬队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