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老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理论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着重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弘扬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周口师范学院座落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地跨黄河、淮洵两大流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人祖太昊伏羲之墟、陈楚旧地、老子故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吮千年文化滋荞,依厚重历史沉淀。始建于1973年的周口师范学院,栉风沐雨,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砥砺前行,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周口师范学院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  相似文献   
13.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分、过多、过度地追求欲望,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彭俐 《海内与海外》2013,(11):49-50
如果老子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如果其学说没有对后世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就没有必要用每一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独立思考的眼光来审视其入其作。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  相似文献   
15.
李虹 《学习月刊》2012,(18):24-26
“道”毋庸置疑是道家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最早提出道论的是老子老子哲学是围绕“道”来展开,庄子以老子哲学思想为基础,对“道”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学术界多数将老庄并称,将老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两者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老子与庄子的“道”进行比较,以求埘老庄的道论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啬"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收敛、积蓄、慎用的丰富内涵。它引导人们回归本性,自觉服从于"道",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啬"的践行之道围绕"去"与"取"的选择展开,包括个人行为的"去"过度欲望"取"合理物欲,社会风尚的"去"虚华"取"朴实,国家治理的"去"有为"取"无为。老子的"啬"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极具价值,它启示人们须直面社会现实,提倡以"啬"为荣,以"啬"来理事、养德、制欲。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上德若谷”命题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其中引申出的“无弃人”、“无弃物”,“自知者明”,“报怨以德”,“宠辱不惊”等美德,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们面临的新世纪 ,将是一个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和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 ,弘扬创新精神 ,增强创新能力 ,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思想被西方人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老子思想中关于创新方面的许多见解 ,直到现在仍然闪耀着光辉 ,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老子的创新思想的着眼点是“为了于未有”(《道德经》第 6 4章 ,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章数 ) ,这是他创新思想中的名言。这里所谓的“为”指的是有作为 ,干事业。他认为干事业就应有所建树 ,应有所贡献和…  相似文献   
19.
老子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认为,可以通过"法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通过统治者的"无为"实现官民关系的和谐,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通过"知和"、"知常"、"知容"等身心修养,实现人们身心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理念,《老子》关于"道法自然"、"为而不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邦者下流"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