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杨昌江 《理论月刊》2006,(12):81-81,102
老子》对领导者品德修养的启示是:第一,致虚守静,复归于朴;第二,慈爱宽容,以德报怨;第三,少私寡欲,知止不争;第四,谦虚善下,不矜不恃;第五,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相似文献   
332.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彼老人家一生只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不要说未治过大国,连小县也未治过,倘若也去挑一下这“担子”,那股潇洒味就难说了,纵然“烹小鲜”恐怕也会食而不知其味了。  相似文献   
333.
指甲缝中的罪证——福建省华安县系列投毒杀人案侦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熠彬  陈楠 《警界科海》2003,(12):18-19
当“神棍”陈水金掏出“毒鼠强”,准备再次下手时,还是犹豫了一下,他环顾四周确定空无一人后才投了毒,随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走了,他自以为动作利索、不留破绽,即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奈何他不得。不过,他后来还是忽略了一个促使他阴沟翻船的小细节……  相似文献   
334.
不老的老子     
深秋时节,我回了一趟阔别多年的故乡一一河南夏邑。在夏邑西南方100多公里的鹿邑县东,是老子的故里,于是便绕道去了鹿邑,拜会了神交已久的老子。  相似文献   
335.
何京 《党的建设》2007,(7):44-44
有一位领导干部被反腐利剑斩下马来,感叹到:"吃了一辈子斋,却让一碗狗肉汤沾染了一身清白。"此话令人想到老子的名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做人做官要像开始一样谨慎到底,就不会有做不好的事情。细细体味,觉得此言对世人确实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36.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337.
《精神文明导刊》2012,(7):48-49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嗜欲伤神,财多累身。)富贵而骄,还自遗咎。(夫富当振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也。)  相似文献   
338.
性格即智慧     
章睿齐 《求贤》2011,(5):28-28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相似文献   
339.
人民警察肩负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民、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公安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身份是人民警察,运用老子的思想智慧,对公安院校学生进行道德情怀、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其廉洁奉公、谦逊无私的思想品质以及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40.
本文通过体认老子"天道无为,人道无为"的独特思维方式,从原本出发,解读老子体认天下万物的路径,逻辑地、批判地、历史地探究并稽其旨趣,明其意义与时代精神,纵横联系求其精微,通过解读老子"无为"之义,使<道德经>的深沉智慧能更好地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