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395篇
中国政治   284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廖逊 《新东方》2009,(8):1-1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主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希望通过全国党校系统的带动,在全党掀起读书热潮。这不能不使人想起老一辈革命家读书的光辉榜样。耀邦同志出身“红小鬼”,文化起点低,却是自学成才的杰出范例,改革大潮之初,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观点,至今令人赞叹。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爱书人,  相似文献   
92.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3-F003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载有中共满洲省委分别于1929年7月20日和8月8日写给中央的两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八一”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落款处署名“之启”。据考,“之启”是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时所用的化名,有时也称“赵之启”、“子棋”。这两份报告中刘少奇详细阐述了省委三次修改示威游行计划的理由和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满洲省委的这位卓越的领导人不唯上、不唯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情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1929年7月10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由于受了蒋介石的误导和对形势作…  相似文献   
93.
橡胶的检验是司法鉴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又是微量物证鉴定工作不可缺乏的技术之一。应用DSC和TG可有效地鉴别不同组成或牌号的橡胶制品。  相似文献   
94.
北京集中供热事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降低民用建筑的综合热指标,改善供热二次管网和用户内部系统、改采暖收费包遇制为计费制可以充分挖掘建筑供暖系统节能的潜力。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采暖用户,可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5.
历史的力量在于真实,但由于撰写历史的人所处的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和同一个历史人物的描述和臧否可能大相径庭,当一段历史超越了一个国家的疆界后更是如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观,可能使原本清晰简单的历史变得扑朔迷离、自相矛盾。上世纪日本在东南亚发动的侵略殖民历史就是明证,那场给东南亚人民包括日  相似文献   
96.
在过去的习俗中有一种用意善良而形式近似于游戏的活动,叫做舍缘豆。到了阴历四月八日佛生日那一天,大和尚用盐水煮一些豆子,叫小和尚挨门挨户地送,口中念念有词,表示预祝来世结缘。接受豆子的人,手里拿到一粒小小的豆子,望着小和尚快乐的脸,心中的浮想会油然而生。即浮想多半是“热”的,说不定,嘴角还会带出微笑来。  相似文献   
97.
98.
<探索与争鸣>于2008年第3期、第5期分别发表了高放和郑异凡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否需要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问题.本文认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应当把握文献的历史性质;尊重文献;译文的修改需要依据文献考证,而不是现实需要;应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和国际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
100.
孙文中 《桂海论丛》2010,26(1):121-124
"公务员热"是一个倍受政府、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借助结构化理论,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者两方面剖析"公务员热",认为该现象的产生是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结构与作为公务员报考者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既受到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制约和使然,又形塑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结构要素,进而得出"公务员热"再结构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