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一提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们就会想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我在凤凰台的“世纪大讲堂”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之后的第二天,一个网友便在我的个人网页上贴了一个帖子,用嘲讽的口气说:“比如我们中国妇女的三寸金莲,那是多么的高雅,多么的精致,多么的耐人寻味啊!除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雕细刻,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创造出如此珍贵的人体艺术?”这位网友的话是反话,但他的想法却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12.
徐恒足 《实践》2006,(9):47-48
《庐山档案》一书,记载了周恩来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的两件小事,读来耐人寻味,令人慨叹,可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教育的一份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材。1959年7月1日,周恩来偕邓颖超到庐山参加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大会  相似文献   
213.
说忧患     
西尧 《奋斗》2007,(9):60-60
有一则寓言故事耐人寻味。它说的是三个人早上出门时,一个人带了伞,一个人带了拐杖,第三个人则空着手出去。那天正好下了一场雨.结果晚上回来时.带伞的人反而淋湿了衣服.拿拐杖的人反而跌得全身是泥.唯独空着手的人什么事儿也没有。那两人很奇怪.问第三个人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14.
孟远 《世纪风采》2007,(2):27-31
“文化大革命”末期,“评《水浒》运动”曾名噪一时。不过,这场运动并非出于有所酝酿、有所准备,而是因偶然的一件小事被“四人帮”加以歪曲利用并发起的。这场运动很快就消亡了,可谓昙花一现,但它却留给人们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215.
散木 《党史博览》2007,(1):54-56
关于"文革",关于"批林批孔"运动,这里不消多说.尤其是后者,那是一场有政治背景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的斗争.笔者在酝酿《"文革"中的学人》一书时,对"文革"末期的学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在那场"批林批孔"运动中,即将走出黑暗的一些学者,其表现是耐人寻味的,也是值得我们回顾的.这篇文章所记述的,是关于赵纪彬先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1-22
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一字之差的变化耐人寻味。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传递出3大信号:  相似文献   
217.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谈论人生,往往言不尽意。然而,历史上,圣贤、学者、作家、诗人等,凭借睿智和慧眼,总能对人生有深刻的洞察、体悟,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18.
《党课》2021,(2):26-29,F0002
百年跋涉,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一路英勇斗争、凯歌行进,用鲜血和生命,用汗水和辛劳,书写了一段段动人故事,铸就了一篇篇精彩华章。展馆藏记忆,文物会说话。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