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老前辈为革命的胜利英勇斗争,前仆后继,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上,他们也展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12.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不同语言的角度里.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读书  相似文献   
113.
谈士屺 《工友》2008,(7):54-54
矿工出身的画家唐盛军,对生活与工作充满了热忱,尤其以他的天赋与对艺术的勤奋,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成果丰硕。盛军的山水画的创作历程有十余年,他至诚笃学,曾走过一段探索之路。他的山水有个大笔涂抹的阶段,有过  相似文献   
114.
雾台风情     
过屏东县三地门乡,沿24线公路蜿蜒而上,进入层层叠叠的山峦。我们行程的目的地——雾台,就如她那诗意的名字一样,就在那云雾笼罩之中,给人  相似文献   
115.
纳博科夫的早期俄语长篇小说继承了俄国诗意小说传统,它们既包含复杂丰富的生活内容,又有诗歌轻盈空灵、诗意馥郁的特点。作家继承了传统,又表现出对传统的疏离和超越。作家借助戏拟这种手法,彰显了自己艺术创新的追求,同时,他的创新也赋予作品浓郁的诗意,  相似文献   
116.
不泯诗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留下隽永的诗句:“建功立业,但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大江东逝,英豪归寂,又有多少人曾经分享到这一境界的福份?张世俊大大有福了,他不仅诗意地活着,还把此境界带给每一个赏读《张世俊诗词书法作品集》的人。我常有机会能与他开车到郊外开会,遇到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7.
生活品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面,是指工作之余的时光如何打发和支配;而广义的生活品质则涵盖了人生的全部。若要谈论广义的生活品质,就等于是谈论人究竟要怎样活着才算得有质量、才算幸福。1.生活品质与生活方式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温饱是人生的基础,有此基础才有追求幸福的可能。2005年杭州市市区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在实现了初级阶段的温饱目标之后,杭州市的现代化应该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充分追求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尽早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8.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诗意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9.
先秦儒家诗意文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文化中,先秦儒家文化具有诗意的特质,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性善的积极人性观、致中和境界的和合存活观、诗教与比德的隐喻言说观三个方面.先秦儒家先哲对诗意文化建设所形成的基本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光大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智慧,也是建构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操作机制的重要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20.
《周易》诸卦象对中国建筑影响颇深,从《大壮》、《丰》、《豫》和《离》我们可以领略先人们对人间美好居住的追求,从《大过》,又可以看到其的死亡观念和土葬风俗,而《观》、《涣》、《萃》和《震》又和宗庙建筑有关,另外“龙”(乾)在中国建筑装饰中也得到广泛运用。《周易》“数”对中国建筑亦有明显影响,尤其在宫廷建筑中“易数”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体现。其中,以三(三极)、九(用九)和“四”的运用,最为突出。同时,中国园林和建筑都不约而同地追求阴阳和谐、对称变化、象在意外和“天人合一”等审美境界,最终达到一种诗意安居。“居”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