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11篇
中国共产党   1080篇
中国政治   794篇
政治理论   280篇
综合类   25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最近,"城管"成为了新闻热搜词,打人的,被打的,甚至还有自己业余时间练摊的。一时间,人们再一次对"城管"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那么,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城管"的?古代城管又是怎么执法的呢?中国"城管"是何时出现的?《庄子》一书中提到,战国时代有"监市",这监市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城管的雏形。但是,古代城管与现  相似文献   
62.
所谓情感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打造和谐课堂的理想境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也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6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  相似文献   
64.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65.
《党建》2012,(7):63-6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开展“回顾辉煌历程喜迎党的十八大”——悦达学习杯读书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6.
画时事     
《时事报告》2012,(5):48-49
  相似文献   
67.
读书益寿     
古人认为,读书有益健康,虽然没有进行过研究,我是相信其中肯定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一,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可见读书比练什么功要强百倍。曾见过这个那个的所谓"功",首先要入静,什么吐气、吸气,其目  相似文献   
68.
许明 《当代贵州》2014,(20):17-17
正"无聊才读书"也没什么不对,可怕的是无聊也不读书。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读书的民族之一。历史上文人骚客关于读书的箴言、名句俯拾皆是,流传至广,今天仍然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励读鸡汤。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  相似文献   
69.
《党建》2013,(1):53-53
截至2011年12月,广东省累计投入农家书屋资金约3亿元,按标准共建设农家书屋20106家,发放岭南流动书香车98台。广东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平台,已成为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70.
我中华民族已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香火不断的伟大民族。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鼎盛时代,历史上曾形容唐朝是"天朝上邦"之国,那时曾是"四方进贡"和"八面称臣"的鼎盛时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故有"梦回大唐"思旧的情怀,令我们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现在,我国政府领导人和媒体上又频繁地提出了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