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665篇
中国政治   727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007年以来,海口市琼山区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带动了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2.
在江西省焦作市委统战部的组织引导和市工商联的积极配合下,全市商人企业弘扬光彩事业精神,踊跃参与“百企帮百村”、“一帮一暨助学捐资”为主要内容的“焦作有爱”光彩帮扶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3.
政府主导建设农业信息网站完善程度各不相同,互联网远程教育功能在山区初步显现,相关职能部门在互联网管理方面采取了大量有力的措施。山区农村互联网发展总体上属于初级阶段,网民数量少,构成比较单一,农民涉足网络还比较少。网络对网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强化了网民主动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冲突,网上的消极信息对部分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研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推广及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应辩证地把握互联网在山区农村推广及其对社会道德影响的阶段性特征,重视政府引导在互联网对山区农村道德的影响上的重要作用,正确评估互联网推广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影响的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144.
凤山枫叶红     
在桂西北山区凤山县的山坡上,有一片片、一坡坡延绵不断、郁郁苍苍的枫树林。那枫树高大、挺拔、苍劲,或独立生长,或连片成林,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5.
中岔口村位于磁县西部山区,距县城50多公里,全村400户,1640人,有党员58名。由于地处偏远,不通公路,村里的农副产品、经济林木得不到外运销售,村民只能眼睁睁地受穷。全村1600多名群众长期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2002年,周子元积极动员干部  相似文献   
146.
《当代广西》2009,(17):27-27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省份,也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近50%。但是。由于产权不明晰、责权利不统一,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没有确立,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林业的发展,林业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穷林农”的状态。2006年,云南省在学习借鉴福建、江西等改革先行省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认真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林改工作的路子。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147.
向东 《学习月刊》2013,(14):84-84
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的来凤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一脚踏三省",史称"川湘肘腋、滇黔咽喉"。全县32万人,少数民族16万人,占总人口总数的52%。随着党和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武陵山经济协作示范区的确立,国家、省、州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为来凤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近年的积极探索,我们对民族专项资金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专项资金监管的主要做法一是领导有力,机构健全。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民族宗教专项资金领导  相似文献   
148.
《当代贵州》2012,(16):11
国发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形势下推进扶贫开发,不能就扶贫抓扶贫,必须创新思路、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49.
崔优才 《人大建设》2012,(12):11-11
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秦时置县,距今已2200余年。渑池县位于三门峡市东,北濒黄河与山西省接壤。境内以丘陵山区为主。渑池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在此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渑池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渑池的资源工业迅速壮大。  相似文献   
150.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5·12”特大地震后,青川县大力弘扬“两幅标语”精神,以“户户有就业”为目标,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借助浙江援建东风,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全县4万农民增收有了门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