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4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 ,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属于故意犯罪。而交通肇事是一种过失行为 ,因此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犯罪。我国《刑法》第 1 33条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种加重情节来对待 ,但文章认为 ,应对交通肇事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各种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数量猛增。特别是公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加剧,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公安机关应严厉打击逃逸犯罪者的嚣张气焰,以儆效尤。  相似文献   
13.
交通肇事罪已成为一种高发犯罪,其行为本身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已令人痛心,而逃逸行为更是为良知和法律所不能容忍。从逃逸行为被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逐渐细化,逃逸问题凸显其重要性。然而,由于立法技术的问题,司法解释规定逃逸的相关条款在实践应用中问题频出。所以,很有必要还原逃逸行为本来之面目,对逃逸行为进行细致研究和重新厘清。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交通肇事犯罪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犯罪,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本文对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以及认定和处罚做了分析,通过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提出预防交通肇事犯罪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1,(3):9-9
葆拉是一名美国流行女歌星,2004年12月,她在纽约的一条高速公路并线时与另一辆车发生了剐蹭后逃逸。没过多久,警方就找上门来,尽管她的私人律师为其辩解,她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和对方车辆发生了剐蹭,所以才没停车。不过最后,这位女歌星因交通肇事逃逸被判处2年的缓刑,1075美元的罚款及赔偿费若干。  相似文献   
16.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逐年上升态势,处理难度较大。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处理中,建议重视前期到达的外勤民警的工作和事故处理民警的现场勘查工作,应加大对警察的技能培训力度,建立交警总队的物证鉴定技术室,重特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的做法,建立物证档案室。  相似文献   
17.
楚娉 《学理论》2013,(14):119-120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频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不断增加,这不仅扰乱了交通运输安全,还给被害人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针对这类案件的复杂性和高发性,深入的研究交通肇事逃逸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交通肇事中"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予以思考,以期对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事人:绝大部分会立刻拨打911报警美国的平均交通事故逃逸率为3.8%,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会自觉报警。如果有人受伤的话,那么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当事人还会说明情况,要求来一辆救护车,立刻为伤者提供救治是必需的。虽然每个州的道路交通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救助伤员无疑是第一要务。而德国等国的法律甚至还规定不救助也是犯罪,最高可以判1年的监禁。所以,假如中国河南那位邮政局长在美国,应该不会握着手机不报警。  相似文献   
19.
"因逃逸致人死亡"之合理诠释乃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正确认定之基础.然而,实践之复杂及理论之分歧却一直困扰着条文之司法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之逃逸、致人死亡、主现心理态度等构造体系,情节加重犯之加重情节之法律性质及具体适用等诸多方面,学界与实务界认识并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阐释与准确厘定,以便司法之正确认定与合...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交通肇事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以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则要加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行为人主观上又多为故意,因此对行为人的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同时在处罚时也应将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