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和午 《南风窗》2010,(25):66-68
流动性"洪水滔天"和物价四处冒泡沸腾,中国进入防热钱、防泡沫、防通胀的新时期。国内现有的监管体系能否真正有效阻挡住热钱快进快出的脚步尚难乐观。中国面临一场严峻的高通胀挑战。  相似文献   
102.
短语     
《工会博览》2010,(14):11-11
中国的劳动力正从无限供应转为有限供应。笔者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必定产生更大的通胀压力。 过去十年中,中国劳动力的收入总额占整体经济的比例大幅缩水,目前可能不足40%。今后十年,劳动力收入占整体经济的比例将大幅增加,可能达到55%~60%。美中不足的是,劳动力收入占整体经济比例的正常化将导致每年产生5%,甚至更高的通胀率。  相似文献   
103.
杨军 《南风窗》2010,(24):76-77
1高达4.4%的CPI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10月份的CPI涨幅创了25个月来的新高。虽然之前CPI会创新高已几成共识,但高达4.4%还是有点出乎意料。按通行标准,CPI涨幅超过3%即被认为存在通胀,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把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但今年因为预计第四季度的CPI会高位运行,很可能将难以达到这个目标。现在来看全年CPI涨幅可能会比3%略高一点,如果高得并不离谱,似乎仍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关于通胀目标制下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文献。从资产价格是否应纳入通胀指标、资产价格波动是否能够预测通胀资产价格如何影响经济活动水平、资产价格的波动是否应纳入货币政策规则等4个方面,对上述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5.
高通胀祸害越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的情况表明,高通胀的危害是巨大的;稳定通胀预期、防止高通胀发展丝毫不能放松今年以来,被视为亚洲新的经济奇迹的越南,经济急转直下,多项经济指标亮起红灯,股市崩盘,5月份 CPI 涨幅高达25.2%,第一季度贸易逆差是去年同期的4倍,财政恶化,货币贬值。在外界看来,越南已经显露出金融危机的端倪。  相似文献   
106.
刘国光 《前线》2010,(1):25-26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胀通常发生在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的时候,随着我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实际增长率进入潜在增长率区间。现在物价指数逐月上涨,产生了通胀预期,但是并不强烈。通货膨胀重在防范。只要实施灵活扩张的宏观政策,收缩适时恰当,就不必对通胀过分担心。  相似文献   
107.
旦喻金 《南风窗》2008,(12):22-25
如果能源价格合理回归,一些因受补贴虚增的产能就会退出市场,反而可能会降低投资拉动的通货膨胀。退一步说,即使对通胀构成短期威胁,也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市场化改革,因为扭曲的价格带来的投资热潮正是一种长期通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8.
<正>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明年的通货膨胀压力还会比较大,明年的通胀水平预计在4%左右;鉴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应该由宽松转向稳健。祝宝良认为,  相似文献   
109.
迈入2010年,伴随着信贷规模上升、物价普遍上涨,“中国是否已出现通货膨胀”的争论不绝于耳。央视“经济半小时”做了一个“中国离通胀有多远”的调查,参与调查的121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中,52%的人认为,我国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并未到来;参与调查的网友中,66%的人认为,通胀趋势已经形成,我们正处于通胀之中。  相似文献   
110.
《瞭望》2008,(33)
今年以来,印度、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无一例外全面高开,越南最新通胀率达26.5%,至少三倍于去年的水平,香港、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最新通胀率至少两倍于去年。其中,印尼(10.4%)和菲律宾(9.6%)的最新通胀率已达到预警水平,印度的通胀率接近12%。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戴道华认为,由于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显著不同,因此亚洲新兴市场在面对同样的全球性能源、食品和原材料涨价压力时的通胀风险远高于美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