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301篇
中国共产党   815篇
中国政治   779篇
政治理论   472篇
综合类   3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前我国对于"生本"角度下的阅读研究少且仅限于连续性文本阅读,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和理念下,立足于"生本"视角研究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高度。从"生本"视角出发,立足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目的,对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现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及综合分析,旨在提出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体系构建,提高小学生"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2.
徐中远 《党史文苑》2012,(19):53-54
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它是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阅读中国古籍的实际需要,于1952年添置的。毛泽东特别喜爱它,每次去外地视察工作、参加会议和调查研究时,都嘱咐工作人员带上这部史籍。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读到哪里。无论在住地的办公室里、在外出的火车上,不分白天、黑夜,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看到他凝神静气地读《二十四史》的身影。这部《二十四史》与毛泽东朝夕相伴24年,毛泽东对其堪称手不释卷,阅读之刻苦,阅读遍数  相似文献   
93.
苏岑 《今日广西》2012,(12):41-41
有时候,买了一本书或者一张唱片回家,唱片听过一次之后,不怎么喜欢,于是长久放在抽屉里。那本书,翻过几页之后,就一直放在一旁。过了很久之后,你在书架上偶尔发现这本书,一看之下,竞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这么好的书,为何你忘记它的存在?如果早一点看到,你的境界也许都会跟现在不一样。  相似文献   
94.
建设“书香贵州”不仅是一个需要响亮提出的口号,更应成为极为现实而迫切的行动。建设“书香贵州”,是实现贵州“中国梦”的呼唤。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梦想”。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个时代.我们靠什么使梦想成真?靠高度的责任感、清醒的危机感和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我们需要通过一刻不停地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外部的巨大压力转化为内部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95.
积雪草 《民主》2012,(7):53-53
深阅读与浅阅读是近几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浅阅读是一种假命题,没有浅阅读这一说.只要是阅读哪还分什么深浅,都是在吸收养分和知识,这种说法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6.
阅读的价值     
李启明 《前线》2013,(6):84-84
都说阅读的价值不可斗量,但其价值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97.
辛悬 《党政论坛》2012,(22):14-14
法国科学家汉克森做过一个实验:用人工方法同时孵化出一群家鹅和一群天鹅,他把一只家鹅雏放进天鹅群,又把一只天鹅雏放进家鹅群,让它们在一起生活半年后,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铁军的梦想     
卦山脚下有一支铁军 迎着晨露捧着骄阳披着星光 卦山脚下有一支铁军  相似文献   
99.
覃道明 《学习月刊》2012,(21):11-12
功利化读书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方式和习惯,至多影响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降低读书所具有的功效。但对于以学问为职业取向的人而言,则就是严肃的学风问题。满足于“轻阅读”、热衷于“浅阅读”、沉迷于“时尚阅读”,是做不出什么好学问的。学术人如此读书,会对社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导向.助长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0.
热词     
《党政论坛》2012,(12):11-11
◎你懂的该词乍一听让入有不清不楚的感觉,却成了网友们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达。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说上一句“你懂的”来表达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这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不必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