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123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eight MiniFiler™ loci have been analyzed in 101 Japanese individuals living in Kanagawa with informed consent by means of ABI 310 Genetic Analyzer. A total of 7 alleles for D13S317, 8 alleles for D7S820, 11 alleles for D2S1338, 11 alleles for D21S11, 5 alleles for D16S539, 14 alleles for D18S51, 8 alleles for CSF1PO, and 13 alleles for FGA were observed. The polymorphic profiles of these MiniFiler™ loci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the AmpFlSTR® Identifiler® PCR Amplification kit. The combined matching probability of eight MiniFiler™ loci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paternity exclusion were estimated as 1.97 × 10−10 and 0.9996, respectively. The MiniFiler™ kit was useful fo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in forens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53.
Abstract: Guanaco (Lama guanicoe) is a protected and widely distributed ungulate in South America. A poacher, after killing guanacos in Valle Chacabuco, Chilean Patagonia, transported and stored the meat. Samples were retrieved by local police but the suspect argued that the meat was from a hors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774 pb), 15 loci microsatellites, and SRY gene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number of animals and their population origin, and the sex of the animals, respectivel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amples came from a female (absence of SRY gene) Patagonian guanaco (assignment probability between 0.0075 and 0.0282), and clearly distinguishing it from sympatric ungulates (E‐value = 0). Based on the evidence obtained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to forensic data, the suspect was convicted of poaching and illegally carrying fire arm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olecular tools being used in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of Chilean wildlife indicating its promising future application in guanaco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54.
毒鼠强诱导细胞DNA损伤的彗星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毒鼠强对小鼠淋巴细胞和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小鼠的淋巴细胞和脑细胞 ,以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处理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  1/2 0~ 1/2LD50 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淋巴细胞和脑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与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毒鼠强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 ,并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5.
建立的天津市法医DNA数据库系统 ,将DNA分析技术的高效性与计算机系统的储存、高效检索的功能有机结合 ,实现了从受案到结案及建库的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该系统启用一年多以来 ,为本地区侦查机关提供了百余起案件的破案线索 ,在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串并侦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技术破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6.
人类DNA遗传特征多态性使DNA技术成为各国警方侦办案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DNA检验鉴定采样合法性和结论可采性须由立法规定。众多国家和地区针对DNA采样和鉴定结论应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相关法律细则尚处空白,因此,应尽快制定我国DNA鉴定采样与应用法规,规范DNA鉴定样本采集与证据采信。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人脾脏细胞DNA含量改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脾脏,在死后5~36h内逐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 Vans染色观察,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脾脏细胞核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等灰度参数,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在5~36h内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灰度均值均与死亡时间显著性相关,并得出对应的回归方程,其中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平均灰度逐渐增大。结论人脾脏细胞核DNA含量改变呈现一定规律,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8.
灌服毒鼠强诱导大鼠细胞DNA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CH  Liu Y  Deng LB 《法医学杂志》2005,21(1):27-29
目的研究毒鼠强体内染毒后,毒鼠强对大鼠脑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prague-Dawley大白鼠20只,分成5组,每组4只,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体内染毒,按0.2,0.1,0.05,0.01mg·kg-1制作大鼠毒鼠强中毒模型,并以灌服生理盐水的健康大鼠为对照,分离实验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用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0.2,0.1,0.05,0.01mg·kg-1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DNA损伤,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毒鼠强诱导体内细胞DNA损伤可能是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Zhan L  Zhao ZQ  Shan YW 《法医学杂志》2005,21(2):113-114
目的根据机体死后组织细胞DNA降解规律,研究其与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处死后,在不同死亡时间段取肝、肾、脾组织提取DNA.根据DNA3′末端转移的方法(TdT法)将dUTP结合到DNA的3′末端,检测反应剩余的dUTP量,从而推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段DNA的降解情况.结果经对剩余dUTP检测发现,dUTP的剩余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减少,说明DNA降解与死亡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根据机体死后DNA降解规律可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测.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腔上皮。使用4对引物对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并针对异质性位点和在HVⅠ区域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所有样本的全基因组mtDNA都扩增成功,6名无关个体分属于6种不同的单倍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mtDNA存在异质性差异。异质性位点和HVⅠ区域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结果均得到验证。通过Kappa统计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发现,相同个体不同组织的mtDNA序列检验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方法,可以检测出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间mtDNA的异质性差异,该差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对mt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