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3篇 |
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45篇 |
工人农民 | 19篇 |
世界政治 | 4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73篇 |
法律 | 318篇 |
中国共产党 | 8篇 |
中国政治 | 35篇 |
政治理论 | 238篇 |
综合类 |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155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孟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86-90
自1950年代,英国的劳动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愿主义”到“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转变.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在“新自由主义”的继续影响下,反映出政府试图能够在经济效率与工人发言权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严格的法律规制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困局,并导致新的更加灵活的劳资争议处理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这说明英国劳动制度的改善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调节劳动关系,处理劳资争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2.
83.
成文化法典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国际私法发展的普遍趋势。素来坚持判例法传统的英国 ,在近 30年来 ,其国际私法成文法也正日益取代判例法的主要地位。英国国际私法的变化主要是各种国际私法研究机构推动的结果。英国的实践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必须加强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的工作 ,发挥其在国际私法改革中的骨干作用 ;积极参加统一国际私法的各种国际组织的立法活动及其制定的公约 ,采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 ;以“普遍主义”作为我国国际私法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大国际私法改革中的对外开放度。 相似文献
84.
意大利新国际私法关于管辖权的规则具有开放、务实、灵活、高效的特征。首先 ,新法顺应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新趋势 ,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规则纳入国际私法典 ;其次 ,新法满足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规定住所地原则为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的基本根据 ;再次 ,新法从实际需要出发 ,在涉外婚姻、继承案件中保留国籍作为行使管辖权的根据 ;第四 ,新法在适用国际条约方面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 ,开创了扩展适用国际条约的新举措 ;第五 ,新法更尊重协议管辖原则 ,力求增加管辖规则的灵活性 ,提高涉外民商事诉讼效率 ;最后 ,新法引入了未决诉讼制度 ,强化了对管辖权冲突的协调 相似文献
85.
86.
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是国际私法中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律适用方法。单边主义的法律适用方法在法则区别说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随着法则区别说被推翻和法律关系本座说与既得权说的盛行,欧美国际私法更多地采用多边主义的法律适用方法,单边主义法律适用方法被忽视。到20世纪初,特别是在“二战”之后,随着国家对国际商事关系干预的强化,单边主义的国际私法方法分别在欧美的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中得以复兴。重新认识单边主义的国际私法方法,借鉴欧美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近代国际法理论框架下的非正式帝国主义,由最初的自由贸易模式扩展至政治、司法等诸般间接控制样式。在非正式帝国的塑造中,合乎国际法规范的条约具备去疆界化与再疆界化的意义,即破除正式领土帝国的堡垒,重建非正式帝国的藩篱。法律无疑是实现非正式帝国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它本身也成就为非正式帝国主义的一种典型形式——法律帝国主义。以近代中国的境遇为例,法律帝国主义所表达的,正是在政策指引之下,借助条约规定方式,以治外法权为基本实践手段,通过司法机构的跨域构建以及法律职业人士的身体力行,以最终达成西方法播散的整体过程。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89.
当下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焦点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都把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作为整个金融改革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需要和必然反映。从目前来看,加强和健全国际监管规则和标准、健全国际监管责任的划分、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等方面,是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焦点。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关系着国际间利益的分配,我国对每一项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都应视其情况,研究和采取恰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0.
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需要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鉴于目前的国际社会结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只能是国家间组织,而非超国家组织。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都不足以担当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历史使命,国际社会需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这一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组织形态特征:第一,它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性的、专门性的、政府间的金融监管组织;第二,它应该是一个能够凸显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金融监管组织;第三,它应该是一个具有横向综合监管职能的金融监管组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