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8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先进文化最根本的功能在于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雷锋精神,实际上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首先,现代化需要在广泛社会认同基础上实现社会整合,雷锋公而忘私的崇高品德,正是整合社会以形成强大合力战胜重重困难的宝贵精神资源。其次,现代化需要在良好社会关系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雷锋精神体现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对创造良好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其三,现代化需要社会成员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有序发展和高效运作贡献力量。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反映社会主义高尚的职业伦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效有序推进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2.
严复译《法意》,彰显了其以“治”为中心的政治问题意识。通过对《法意》的政治的翻译,向我们展示了他从治道到治制再到治术的关于“治”的思想脉络;通过把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及其历史成因与西方社会作为对比,说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及其根源,进而为中国走上法治的道路指明方向。重读《法意》,将对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制的现代性问题产生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3.
马红娟 《学理论》2009,(4):140-143
“新国学”是在国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立场和学术价值判断为基点进行开拓的新概念,是观念的变化,不仅需要观念、心理的认同,还需要学术、文化、主体、实践、审美等方面的认同。在众多的研究者论说中,它实际上就是新“精神”的倡导与实践,主要表现为学术精神、实践精神、主体精神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4.
官僚制在中国行政组织中的缺失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官僚制在西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而中国的官僚制发展则明显不足,低效、缺乏理性的官僚主义却日渐盛行。官僚制的核心精神符合中国特殊的行政环境,而中国行政改革目标的实质也与官僚制具有一致性,因而,在中国应加强官僚化的力度,要吸取理性官僚制的精华,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输入新的行政理念。  相似文献   
105.
"河南公安精神"在2004年以来河南公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它在理论上绝对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宏观上看,"河南公安精神"带有人类历史上所有精神成果的特点;从中观上看,中华民族精神为"河南公安精神"提供丰富的营养;从微观上看,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和河南人的"三平精神"是"河南公安精神"直接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6.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方面对科学化建党进行了实践中的艰辛探索。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理论观点和取得的理论建树,在党建科学化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发展,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党风,积累了宝贵的建党经验。  相似文献   
107.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承担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与责任。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系统策略、转化与融合策略、创新驱动策略、精品策略是以"井冈山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权入宪与和谐社会内涵入手,论证了国内外的宪法精神人权化的不同样式,阐述了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等法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宪法等法律应当有效地指导依法行政和提高法律运行能力,以便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充分人权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9.
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党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确保了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坚持革命。正是通过这些措施,使党走出了大革命失败的阴影。  相似文献   
110.
“河南公安精神”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全体公安民警的内心信念,要求公安民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公安工作中重建全体公安民警职业自豪感。而职业自豪感的提升,会使得公安民警把干好公安工作确立为坚定的意志。公安民警有了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在任何条件下无怨无悔地干好公安工作,无论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他们坚定的追求。“河南公安精神”的构建绝对不能只停留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程度上,关键是要把它转化成公安民警的实践。河南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与“河南公安精神”密切相连,每一项工作干好了,都是在弘扬“河南公安精神”。这种弘扬的过程,就是按“河南公安精神”的要求去认真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