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9篇 |
工人农民 | 17篇 |
世界政治 | 2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7篇 |
法律 | 56篇 |
中国共产党 | 22篇 |
中国政治 | 32篇 |
政治理论 | 41篇 |
综合类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代人与自然关系存在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不符合社会正义原则,违背了国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必须承担的国家契约义务;第三次法律革命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自然关系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2.
“天命”是古代中国“天学”中的一个极重要范畴。在“天学”视野中,“天命”观突出表现为“可知不可改”和“可知可改”两种。二者虽互为交叉,在古代中国却有不同的主流时段,并在法律价值上表现出截然相反的面目和内容。殷商之际由天象昭示的天命发生转移,法律价值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革命,即从“非人性”转向“人道性”。特别是天学视野下天命观中的“天德”之本,即“民之所欲,天必行之”的思想,使得法律价值于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尊重有了理论甚至实践上的终极表达和保障。 相似文献
23.
Nú Vilanova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2002,21(1):73-98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fiction writing from the northern Mexican fronti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rder. It perceives the border between 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 multispace that permeates fictional texts from the area. In clear contrast with most Chicano and Border Studies perspectives, the border is viewed here as a physical rather that metaphorical space whose dynamics formulates textual discourses and aesthetics. The fiction works of Luis Humberto Crosthwaite and Jesús Gardea are analys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4.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5.
麻雪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5):23-27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因其所处历史阶段的性质,使革命的性质、领导阶级、阶段形成了多重二元性。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历史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如此,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 相似文献
26.
李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1):55-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就有的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领袖群体直接相关。这个群体以天下为己任,献身于真理的追求;热爱劳动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精神为一体并在实践进程中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7.
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纲领的确立和对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根本确定。古田会议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这一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得到了实践和进一步弘扬,相继形成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精神系列,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革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从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向,而推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对资本现代性的追问和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对当前我国现代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陈亮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9(3):9-12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浙藉志士在这个过程中,以自己的智慧和热血对历史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对蔡元培、陶成章、章太炎、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成员的历史地位与功绩的评述。反思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0.
王有仁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4(1):28-31
监狱执法理念是涉及执法和管理的根本性问题。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是社会法治文明在监狱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适应监狱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必然要求,是面向监狱工作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监狱机关要在执法和管理中努力做到依法、规范、公正、文明,重点解决好“三个不能”的问题,抓好“四种规范”,在执法工作中实现“五个更加”,促进三个方面的文明化建设。监狱机关要以正确执法理念为统揽,正确定位监狱的职能和监狱警察的职责,努力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积极探索新的监狱生产组织结构,稳妥推进监狱体制和机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推进监狱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