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02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2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7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86篇
综合类   7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孟不印尼(BBIN)合作倡议是由印度发起的一个南亚东北部次区域合作倡议。目的是绕开长期被印巴矛盾拖累的南盟,通过在印度东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建立一个涉及公路、铁路、内河运输、航空和电力网络的次区域联通体系,推动南亚东部次区域一体化进程。目前,孟不印尼倡议的里程碑机动车协议已经达成但尚未完全生效。铁路联通协议开始讨论并已有前期收获,其他领域尚未进入正式谈判阶段。孟不印尼合作倡议体现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对互联互通的渴望与要求,符合该地区的长远利益。印度试图借此解决其东北部的交通瓶颈问题,巩固其南亚交通枢纽的地位,并试图在更大地理范围内扩大印度的地缘优势。但是,这一倡议受到印度国家能力的限制以及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复杂关系的影响。一方面,印度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不足以成为吸引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动机。另一方面,BBIN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高度相似,经济互补性有限。成员国从BBIN倡议中获得的潜在收益,可能会不如预期,将挫伤相关国家的积极性。再加上资金保障不力、管理机制对接困难,BBIN的推进将会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2.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历史性的思考 ,并且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新概括、新表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而且回答了面向新世纪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们党在21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赢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3.
2016年杜特尔特总统执政以来,菲律宾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主动降温的方式,加强了与中国的政治沟通和经济合作,放弃了联美制华政策,转而奉行大国平衡政策。这种调整使得中菲关系得以平稳有序的发展。不过,杜特尔特总统仍然继承和延续了菲律宾的一些传统政策,主要表现在南海问题上坚持领土要求,坚持南海仲裁案的结果,以及对美国的防务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4.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进则退的紧急关头。通过这次谈话,邓小平回应了社会上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与否定,使得人们在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改革开放迅速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改革事业又走到了一个历史关键点上,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如何凝聚改革共识、冲破改革阻力、增强改革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明清以来形成的江南文化以诗性精神为内核,由物质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和审美文化资源构成,主要类型有古镇文化资源、农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运河文化资源、园林和戏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江南地区再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江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价值研究,探索其在城市化和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  相似文献   
136.
岛屿制度与南海海域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屿对于确定国家海权具有重大意义。海洋法公约对岛屿、岩礁及其他岛礁确定了规则,而对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却缺乏明确的规定。现存国际实践在确定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南海海域广袤,但岛屿小,其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7.
ABSTRACT

Protest activist leaders must make a series of decisions about the strategies they use; one such decision is the choice of tactic or performance, often informed by their cultural historic contentious repertoire. In South Korea's contentious repertoire, the use of candlelight vigil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form of protest tactic. Candlelight vigil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actic in South Korea’s repertoir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s evidenced by major candlelight vigils in 2002, 2008, and 2016-2017.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protest tactic have evolved over time in South Korea. We notably find that vigils emerged as a left-wing protest tactic in 2002, but right-wing protesters began adopting the tactic during the counter-protests opposing President Park Geun-Hye’s impeachment in 2016–2017 (Taegeukgi Giphoei). Additionally, we find that candlelight vigils drew participants from an increasingly wide swath of society over time and average citizens assumed greater organizational rol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n social movements and civil society, but to understanding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distinct form of protest and how contentious repertoires evolve over time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13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沿海国的工业化使全球能源需求急剧扩大,新的蓝色圈地运动使国际海洋划界争端日益增多并复杂化。在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大国关系以及地缘政治都使中国有效地解决海洋划界争端变得更为艰难。海洋划界的国际法基础与司法实践以及东海与南海划界争端的国际法解读,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合法性与历史经验。为了持久地解决海洋争端,中国必须提高其综合国力、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确立海洋开发政策以及加强海洋法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9.
为了保证元大都的粮食供应,元代南北之间的海运航线从南北统一之初就得以开辟。元末,陆路交通受阻,海洋交通的优势更加凸显。南、北士人在双向的流动过程中写作了不少海上纪行诗,从海洋自然空间、活动空间和情感空间等多个层面记录了海上航行的见闻与感受。由于这些海上纪行诗的生成是建立在亲身体验之上,呈现了一个迥异于陆地空间、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自然海洋空间和人的海洋活动空间,具有明显的纪实性。元代海上纪行诗体现了元代士人体验、认识甚至热爱海洋的过程,充满了乐观、开朗、进取的情调,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0.
《政策研究评论》2018,35(4):590-616
South Korea created a mechanism that fuels inclusive growth, a process that coevolve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well‐bein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laborate on the context and pre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that would manifest salienc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oving up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and attain inclusive growth. We contend against the view of simplified growth cum equity that is used to elucidate the success of Kore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miracles). Our findings informed us that there were intense measures taken throughout different phases of Kore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we observed in many occasions intense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firms, and civil society for social welfare and a better working environment. This led to a pursuit for inclusive growth in the post catching‐up phase that blended together many inclusive agendas, realizing growth that coevolve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ocial welfare.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ain how Korea populated its arena of i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The overview of different phases of development provides normative principles that are useful as a guide for other economies which aspire to attain simila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