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500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373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6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he general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valuate the consequences of both delinquent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a juvenile delinquent on the quality of adult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gender differences. Data were gathered from two related data sources: a sample of previously institutionalized offenders (n=210) and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living in private households (n=721). Males and females in both samples were interviewed initially in 1982 when they were adolescents and re‐interviewed in their late twen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having been institutionalized as an adolescent seriously compromises multiple life domains in adulthood, especially for females. The data also show that an official delinquent status and a high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delinquency during adolescence each has independent consequences for male and female adult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strongly predictive of precarious, premature, unstable, and unsatisfied conditions in multiple life domains but much less predictive of behavioral outcomes. On the other hand, a high level of delinquency involvement in adolescence is predictive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dulthood, but it tends to have no direct effects on adversity in other life domains. These results are mostly invariant across gender.  相似文献   
922.
因缘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张爱玲等人的因缘写作,一是源于因缘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源于明清小说对世俗化因缘的描绘.文化心理的变动制约着现代作家的因缘写作.因缘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多种含义,其叙事格局也有摆脱佛教影响的倾向.就因缘叙述所具备的现代特性而言,启蒙作家是完成的现代性,张爱玲等人是未完成的现代性,是一种融合有传统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23.
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起源出发 ,阐明宗教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在对我国宗教心理学回顾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有关宗教心理问题研究落后的原因 ,论述了重视和发展我国宗教心理学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24.
李雨峰 《现代法学》2003,25(2):107-112
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认为 ,精神权利的观念已经久远 ,但精神权利的制度化却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对争议中的冒名行为 ,笔者认为乃是属于侵害作者署名权的行为。我国法上有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定尽管构造合理 ,但失之偏颇。通过比较法上的研究 ,笔者提出了完善我国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5.
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审讯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以期对公安司法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26.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宽恕是一个动机结构;从社会实证角度讲,宽恕还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影响人际宽恕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属于认知和情绪过程的因素,属于人际关系质量方面的因素,属于情境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把宽恕应用于各项临床实践的重要前提。宽恕对于改善由于冒犯而造成的人际关系损害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作用。宽恕从动力机制上讲可以防止进一步寻求复仇和促进亲社会化改变。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宽恕都具有正面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27.
引起辨认犯罪嫌疑人失真的侦查心理微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司法实践中 ,引起辨认犯罪嫌疑人失真的因素很多。文章从侦查心理的角度入手 ,依次探讨了侦查人员心理、犯罪嫌疑人心理、被害人心理和目击者心理、陪衬者心理的影响 ,这对辨认规则的制定和减少实战中辨认失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经济运行中因信用缺失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加强信用建设的对策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信用建设,着力点要放在六个方面:一是强化信用观念;二是重建信用制度;三是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四是打造信用主体;五是加强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六是建立健全律师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929.
法德两国历经百年恩仇之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和解,而相反地,中日关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参照法德和解的原因,分析造成目前中日政治关系冷淡尤其是民间抵触情绪强烈的根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30.
中西民法精神文化本源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云生 《现代法学》2002,24(6):42-51
本文从天道观、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四方面透视中国传统民法精神形成及其演化 ,并结合西方民法演进史比较二者之根本差异 ,从而说明中西方民法文化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趋向 ,认为在评价一种文化之优劣时应结合该种文化所产生并藉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