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取消农业税後,中国各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大规模的改革已箭在弦上。本文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政府责任、机构对应、交叉任职、公共物品供给、经济职能、乡村撤并、社会稳定以及上级政府的呼应性改革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2.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处于亚热带地区的桂林市,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标志的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63.
邓小平提出"粮食安全论",特别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心;提出"多种经营论",十分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64.
台湾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及其运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金辉 《思想战线》2003,29(2):25-29
台湾在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便在落后的传统农业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并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台湾当局根据不同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政府的宏观政策得以成功实施。主要措施是:土地改革政策;市场促进政策;农业科技投入政策;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结构升级政策。  相似文献   
365.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减少加入WTO对农业所产生的冲击,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以信息化技术为先 导的农业商新技术将为这次跨越武发展提供机遇。因此,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全面推动现代农业信息技 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交”,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66.
张杰 《青年论坛》2007,(4):116-118
农业的企业化管理和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避免农业生产结构趋同进而农产品市场过度竞争导致的生产成本递增的制度安排。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的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明确了我国发达地区推行农业企业化的基本思路及路径。  相似文献   
367.
我国现行的农地利用制度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定为用益物权是导致当前农地征用征收过程中农民利益严重丧失的一大重要原因。我国农地利用制度的设计基础与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不同。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土地物权制度设计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而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这一基础制度目前是不可动摇的。因而我们应在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农地利用制度。农地持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形态,应该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68.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实现三大战略转型,即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推行以消化农民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在中国,推进城镇化战略,已得到决策层的充分肯定并加以实施.这一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9.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发展为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议题。农产品贸易与环境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而农产品贸易与环境的矛盾在国际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寻求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我们必须以利益和谐为理论基点,从理念上关注贸易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发达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和谐,并从内发与外围整合的双重径路采取有力措施,方能彻底地化解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促进整个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70.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s recently introduced the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 to close regulatory gaps in the sustainability and legality of global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commodity supply chains. We analyze this regulatory policy change by drawing on accountability scholarship and institutionalist theories of regul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ulation aims to enhance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through mostly state-based hard regulation of commodity supply chains, reducing the role of market incentives and private regulation. This policy change is found to be the result of strategic policy-oriented learning from perceived accountability failures of existing soft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voluntary trade agreements, and experience with market-correcting EU timber legality trade rules in a politically favorable context.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new forest-risk commodity supply chain accountability norms in new EU trade rules would, by design, harden foreign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for negative socio-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However, the de-facto hardening will depend on the final regulatory design, acceptance, compliance, implementation, enforcement improvements, and avoidance of leakage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