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7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尽管WTO《农产品协定》对农产品出口补贴进行了有效的规制,但仍存在着一定缺陷,包括起点负荷、滚动使用和农产品或产品组等漏洞,导致不少国家仍对关键农产品适用出口补贴。对于其他成员的农产品出补贴行为,我国除了在不违反《农产品协定》的情况下,通过国营贸易企业对关键农产品进行垄断经营外,也可根据国外农产品出口补贴对我国农产品影响的具体情况,采取多边和单边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212.
救济制度相对于权利主体而言属于二次权利,是法律规制的第二道防线,是构建完整权利群的应有内容。反倾销税税法关系中的主体多元化,利益纷繁复杂,在征收反倾销税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由于我国截至目前的实践较少,加之救济规则本身的模糊,反倾销税的权利救济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从税法的角度进行界定和完善。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反倾销税救济制度的理论成因,解析了这种特殊性质的税收争议,并对反倾销税征收行为性质进行了界定,从税法的角度正确理解反倾销税的救济制度,有助于反倾销税救济制度的规制和完善,保障和促进我国反倾销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213.
范小华 《河北法学》2008,26(6):127-130
执行和解是民事执行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和运用,能有效而及时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执行和解协议的产生和履行必然会对执行程序产生影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和救济途径规定得不够完善,给司法实践造成了诸多问题。在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14.
检察环节被害人救助的实证考察和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个基层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出发,在对当前检察环节被害人救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现有刑事司法救济手段尚不足以覆盖到所有被害人,尤其在检察环节上,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救助尚存在一定的空白.建立检察环节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对正式的刑事司法救济的一种补充,是当前强化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15.
正Chinese car owners may finally be able to breathe a sigh of relief after years of being overcharged deng Ouya,a Chinese Canadian who works as an IT engineer in Montreal,has nurtured an enthusiasm for cars since he was still a student in his homeland."I bought my Mercedes-Benz GLK 350 at the price of 50,000Canadian dollars($45,800)when migrating to Canada,but the price for the same model assembled in China is 450,000 yuan($73,100)  相似文献   
216.
目前大陆地区《宪法》和台湾地区"宪法"均未对职业自由权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通过劳动立法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对职业自由权提供保护。职业自由权包括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执行的自由。保障职业自由必须反对强迫劳动。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海峡两岸均通过法律对职业自由权的主体及其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明确了职业自由权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和强迫劳动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17.
公司僵局是公司特有的治理机制导致的内部运行失灵状态,与公司纯粹商业意义上的经营困难无关。因此,解散公司、结束经营并非公司僵局的必然后果。虽然司法救济公司僵局具有必要性,但司法救济本身具有局限性,应保持一定的限度。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司僵局司法救济途径只有强制解散公司一种,这种以消灭公司为代价来解除公司僵局的救济方式,成本过于高昂。我国应拓展公司僵局司法救济途径,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替代措施,强制解散公司只是在公司处于治理僵局且丧失经营能力时的最后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218.
社会权能否进行司法救济的问题,映射了基本权利现状。国内反对将社会权纳入司法救济范围的观点认为,社会权是积极权利,具有不确定性,同时违反了三权分立原则和民主原则,因而具有不可诉性。以上四点理由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权保护的迫切需求已经不能容忍社会权徘徊在法院大门之外,将社会权视为具有可诉性的基本权利,有助于加大社会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1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源于美国法制,我国新近《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之立法难免受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本文以中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为视角,考察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关于证据排除的适用阶段、启动程序、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救济程序等程序性规定的立法内容,以期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相关内容进行准确认识和解读,并探求我国语境下应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而谋求对其改进与完善之道。  相似文献   
220.
我国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在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相差较大,加强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参与,寻找被害人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和谐司法的本质要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的有关规定及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之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