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复方守宫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血液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予以复方守宫散联合T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血液毒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WBC、HGB减少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TP方案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 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D3+、CD4+ 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下降(P<0.05),CD8+ 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CD8+ 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的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守宫散可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血液学毒性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千金藤碱抑制肺癌细胞A549生长、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以及对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比色法检测千金藤碱对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观察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千金藤碱处理不同时间内A549细胞的形态变化;Transwell和侵袭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549细胞内HO-1和EGFR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千金藤碱能够抑制肺癌细胞A549细胞的生长,细胞活力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10 g/ml千金藤碱处理24 h后,A549细胞发生体积变小、皱缩变圆和染色体固缩等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千金藤碱(>5.0 g/ml)可使穿过隔膜和穿过基质胶的A549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10.0 g/ml千金藤碱明显降低A549细胞中HO-1和EGFR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千金藤碱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降低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调A549细胞的HO-1和EGFR基因的表达水平,且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加味八珍汤对结肠癌术后化学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FOLFOX6方案化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八珍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营养状况合格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P、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八珍汤联合化学治疗能够降低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芪玉三龙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中医药整合数据库检索芪玉三龙方成分筛选靶点,通过美国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得肺癌靶点基因。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采用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对核心靶蛋白与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并以A549细胞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芪玉三龙方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有效靶点162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基因20个,主要的生物学过程为对缺氧的反应、MAPK级联、炎症反应,主要的功能通路为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分子对接结果表明,MMP9-槲皮素、PPARG-异鼠李素、PTGS2-刺芒柄花素、JUN-刺芒柄花素之间存在有效的结合亲和力。在A549细胞实验中,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芪玉三龙方含药血清能够促进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抑制c-JUN、COX-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芪玉三龙方通过影响A549肺癌细胞的凋亡、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及炎症进程达到干预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整合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多重药物靶点预测,探究小柴胡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药理学数据库获取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与对应靶点;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识别乳腺癌高通量测序数据中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采用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生物功能与通路注释;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核心基因鉴定;利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关键生物标志物与小柴胡汤核心活性成分的对接模式。结果 在对小柴胡汤进行数据挖掘后获得242个有效成分和265个对应靶点,通过加权分析方法得到乳腺癌密切相关的563个疾病关键靶点,小柴胡汤与TNBC共有13个交集靶点。小柴胡汤成分靶点网络构建得到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亭素、木犀草素、豆甾醇、β-豆甾醇、牵牛花色素等主要成分。PPI网络构建后通过筛选得到3个核心靶点(CCNA2、CCNB1、CHEK1)与2个关键化学成分(槲皮素、山柰酚)。GO富集获得15个生物过程、45个细胞组分、16个分子功能,其中主要与细胞器裂变和细胞核分裂等细胞增殖过程,浓缩染色体...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自拟生血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致骨髓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生血方汤剂口服及粉剂加工后外敷穴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骨髓抑制发生时间、骨髓抑制持续时间、0~3周骨髓抑制等级变化,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学治疗第21天与化学治疗第1天白细胞抑制等级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FS为10个月,较对照组PFS(6个月)明显延长。结论 自拟生血方治疗晚期脾肾两虚型胃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学治疗所致骨髓抑制,能延迟首次骨髓抑制发生时间并缩短持续时间,降低白细胞骨髓抑制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防治芳香化酶抑制剂致骨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1例,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益肾方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short form, BPI-SF)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MMAS-8)评分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股骨颈BMD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PI-SF的最严重疼痛评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4、5、6个月末,治疗组MMAS-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防治芳香化酶抑制剂致骨关节痛的疗效满意,能够减轻骨关节疼痛,提高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自噬的影响,为GNA抗肿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GNA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存活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给药前后细胞形态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LC3)和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及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NA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GNA组细胞随药物浓度增大,细胞悬浮增多,高浓度给药组细胞出现碎片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荧光点状聚集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GNA浓度的增加,细胞内自噬空泡数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加入自噬诱导剂Rap后,自噬空泡数量显著增多;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GNA浓度的增加,Beclin1、p62、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LC3-Ⅰ无明显变化,表明BEL-7402细胞自噬前期被激活,后期进程被抑制。结论 GNA能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自噬后期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保护性自噬。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开心散治疗乳腺癌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3例乳腺癌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开心散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编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以及血清5-HT水平;在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PSQI、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ORTC QLQ-C30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艾司唑仑治疗,开心散联合艾司唑仑能更好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睡眠,升高血清5-HT水平,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forensic autopsies in determining latent prostate cancer (PC) prevalence, we examined latent PC prevalence from autopsies and compared our findings between decedents with and without cancer. Data from forensic autopsies performed in Japan from 2004 to 2014 were obtained. For each prostat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both the base and the apex section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een Japanese decedents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The mean age of decedents was 56.4 ± 17.8 years (range, 14–94 years). Among this population, 39.4% died suddenly of disease and 60.6% died of external causes. Latent PC was identified in 45 (14.2%) decedents, who ranged from 27 to 93 years old (mean, 71.1 ± 12.9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C with a Gleason score of 7 or more was 8.8%, and the rate increased with age. Fifteen males had cancers other than PC. The prevalence of overall latent P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those with cancer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40.0% vs. 12.9%; P = 0.003). In this study, the use of forensic autopsy materials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natural history of PC, as the decedents in this situation would have been more likely to have died suddenly while behaving as normal prior to death, and less likely to have been impacted by long-term medical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