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Critical Horizons》2013,14(1):99-145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ilure of modernisation theory and its more recent offspring as represented by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construction of capitalism’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post-communist development of Russia. Some post-modern theories, though, reinterpreted to emphasise the disintegr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the ‘hard core’ of social structures rather than the ‘post-philosophical’ mode of thinking and ‘aestheticised’ styles of consumption, are looked at for a more fruitful conceptual alternative. In the conclusion, the idea of ‘multiple fragile modernities’ is argued for as the most promising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post-communism as well as its correlation with global ‘late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112.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1,27(6):21-24
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发生了三次质的变革.科学技术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生产力诸要素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质的飞跃,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它推动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经济正在转变为信息经济.以此为基础,整个社会也正在转变为信息社会.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二重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3.
黄刚  王建敏 《桂海论丛》2008,24(6):53-55
西方学者用“数字资本主义”、“赌场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消费资本主义”等生动描绘了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中所蕴藏的不可克服的自我否定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指出了资本主义衰亡崩溃的未来命运,并研究了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学说和“新的历史蓝图”构想为代表的替代资本主义的方案选择。对于西方学者这些关于资本主义未来的新看法,我们应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4.
杨松  安维复 《思想战线》2007,33(2):24-35
当代资本主义因建立健全了国家创新体系而获得生产力的超速发展,但是它的生产关系依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上,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知识的公有性与知识创新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立统一,因此数字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5.
论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历史规律起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逾 《理论学刊》2005,3(7):58-62
全球化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使资本主义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高度社会化生产力与国际化的生产关系的对立依然存在并具有尖锐化的趋向;资本主义国家自觉调整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之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从而形成了一套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运用自如的、全方位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6.
全球化是伴随着发现新大陆和开辟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而启动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在全球化条件下,一国或几国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不能排斥全球化,而且必须积极参与到全球化中去。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借鉴人类一切社会的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成果,这样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发展相比较的优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7.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8.
从"资本主义精神"透视近代民法中的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喆 《法律科学》2007,25(2):78-85
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与近代民法的同构性,资本主义精神必然在近代民法上有所反映.近代民法的权利本位制度设计,其心理根源在于民法人的"权利意识".近代民法中人的原型是商人/资产者,商人/资产者的"赢利欲"是普遍的资本主义精神,它说明了民法人时刻保持"权利意识"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鼓励每个民法人尽最大努力,为权利而战.不宁如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形式的民事利益都可以换算成法律上的权利单元,并以货币单位计量.因而,一个合格的近代民法人,不仅要蓄养"权利感",而且还需要学会以一种冷静的计算精神对各项民事权利的经济价值进行估价和运算.由此,随着计算精神对近代民法人心理上的渗透和扩张,近代民法必然呈现(形式)理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9.
发端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世界现代化的序幕,资本的扩张推进了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变革,使资本主义日益成为强势文明。但是,现代化没有也无法解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个死结,因此,社会变革便是不可避免的。剖析资本主义强势的“秘诀”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加深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调整,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突出表现为:资本更趋社会化、经济运行有序化、收入分配公平化、社会福利普遍化、企业管理民主化和政治的民主法制化等。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不断孕育和发展,究其原因,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悔悟或恩赐,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尖锐矛盾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人阶级不断斗争的成果,是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成就的客观结局,是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