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1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肖立梅 《法学杂志》2012,33(4):52-56
家庭承包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还是农户直接影响到了该权利的利益归属以及存续过程中的权利变更。结合我国农村历史发展状况和现行法律的立法目的,应该明确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实质权利主体应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该权利具有成员权的属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平等享有的权利,农户只是家庭承包中的形式主体。  相似文献   
9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土地交易一级市场流转的弊端,最后结合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论证了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自由流转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93.
音乐作品是整个著作权作品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音乐作品著作权反映了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发展水平。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作品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日益加深,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因而在音乐作品的保护上建立和完善著作权限制制度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必然的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广播权以及网络传播权三项重要的音乐作品财产权,进而对音乐作品著作权受到侵害的情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即完善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以及互联网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4.
不同时期的文人对台湾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描写,呈现出不同的台湾形象。地景书写是文学作品书写的重要面向。本文主要选取那些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的地景书写,以不同历史时段的文学作品为基础,阐述地景的变迁对叙事者书写文字符码的影响,叙事者的文化认同所影响的台湾地景书写变化的复杂路径,近20年来地景书写与台湾人的集体记忆和认同变迁存在的关系等问题,并经由对地景书写的美学符号分析,展演出文化关怀与认同的复杂变貌。  相似文献   
95.
宅基地管理与物权法的适用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华  贺雪峰 《法学研究》2014,36(4):26-46
对土地管理制度的既有讨论,通常是从宪法第10条出发,没有考虑宪法第6条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定,将"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片面理解为民法所有权而忽视其所有制内涵。物权制度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反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超越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其它具体法律的基本宪法原则,运用物权规则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需以公有制为大前提。忽视公有制前提的物权化改革建议,陷入"私法‘宪法中立",的认识误区,加上对宅基地经济社会属性的误会,所提出的改革方案缺乏法理与现实依据。现有制度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公共资源有效管理和农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基本有效,下一步改革只需做局部调整而无需全盘重建。  相似文献   
96.
More than 60 years of turnover data were collected to draw a unique picture of membership circulation in the German state parliaments between 1947 and 2012. The empirical study draws on new institutionalist theories in search of variables that might complement electoral volatility in explaining turnover patterns in sub-central Germany. Five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are tested using hierarchical models. From the substantial set of 196 elections, several robust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e level of legislative turnover is affected by the length of the electoral term,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a legislature, and by changes in parliamentary size. By contrast, the small range of electoral system variation does not add anything to the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aggregate turnover rates at the German sub-central level.  相似文献   
97.
周翠 《北方法学》2014,8(5):90-104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不属于诉讼担当,而属于实体适格问题。为此,立法者应当在实体法律规范中赋予"法定机关和有关组织"具体的实体请求权。而且,为了避免金钱损害赔偿带来的证明与分配上的困难,以及保证有关组织的独立地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请求权内容未来应当限定在"非金钱损害赔偿请求权"之上;仅例外情形才允许通过民事公益诉讼的途径主张"没收不当收益"请求权并上缴基金,这对于纠正市场失灵亦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了实现高水准的公益保护,我国还有必要增设有关既判力扩张与禁止滥诉的规定。总体而言,民事公益诉讼承担着"预防保护与监督"的功能,其与任意的诉讼担当、代表人诉讼、债权让与等制度共同存在,并分别在实现不确定人群的集合利益、少量确定人群的个体权利、大量不确定人群的大规模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大量不确定人群的小额损害赔偿请求权等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秉持"污染侵害--群体施压"的逻辑框架,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进路却忽略了对群体事件参与者内部动员、组织、集结及消解过程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大连"7·l6"海洋溢油事故后引发的渔民群体维权事件进行扎根分析发现,群体行动诱因、权变因素、群体行动共识形成、村庄网络化动员、集体行动生成、内部组织消解的核心范畴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生成及消解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建构包含上述核心范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及消解路径模型,并阐释了模型中各因素内涵的相互关系。旨在研究结论对地方政府科学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The hope for a unique revolutionary acto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vaporated as a result of the weaknesses of social organisa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tential of an almost-forgotten group of revolutionary actors – collectively organised and deliberately involved in processes of social and productive transformation with a legitimate claim to territory – whose present-day activities involve them in concerted processes to consolidate a different constellation of societies on the margins of the global capitalist system. Indigenous and peasant communities throughout the Americas are self-consciously restructuring their organisation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taking control of territories they claimed for generations. They are also reorganising production to generate surplus, assembling their members to take advantage of underutilised resources and peoples’ energies for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to raise living standards and assur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These communities are not operating in isolation. They coordinate activities, share information and build alliance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growing movement; they occupy much more than one-quarter of the world’s land area.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others to join them, expanding from the substantial areas where they are already operational. Global social networks are ensuring that this dynamic accelerates.  相似文献   
100.
安全文化是一个社群就怎样界定安全和安全威胁、怎样保障和实现安全所达成的主体间理解和共同知识。冷战之后,全球化推动了一个全球社会的初步形成,因之也催生了一种以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基本内容的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的雏形。但是由于全球治理失灵,不断出现且日益积累的全球性威胁得不到有效应对,民粹现实主义强势兴起,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屡遭重创,开始向以封闭安全、孤立安全、零和安全的冲突型安全文化转变,明显降低了国际安全合作的几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全球公共安全合作的失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虽然人类向共同体进化的历史大趋势不可阻挡,但在一段时间内,合作型全球安全文化与冲突型全球安全文化的激烈竞争将会是国际关系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