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职务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1):38-40
职务犯罪作为智能型犯罪的特殊类型,犯罪人在绝对权力欲、人格结构某些因素的偏离、自我评价系统的偏差、社会浮躁心理的助长等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犯罪心理品质(变型的价值观念、明显而强烈的贪利性动机、极端的意志两极性特征、隐蔽性与深刻体验性的情绪情感、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等方面);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其犯罪动机为核心经历旁观刺激、价值观念动摇、犯罪决意、强化等四阶段相应地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时可以采取健康人格塑造策略、自我调节机制、心理监测、咨询与矫治手段等方面的预防、警示、惩戒与惩治相结合、心理--社会文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2.
王荣敏 《青年论坛》2008,(5):125-129
“理欲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伦理思想史上重要内容之一。2000多年来,思想家们在理欲关系上是非争鸣。以孔孟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在“理”与“欲”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的“欲而逾矩”、“以礼节欲”等思想,不仅是后世“理欲之辩”的理论基础,对于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人贪欲过重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律师执业的愿望是很多的 ,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一个好的司法制度和执业环境中愉快地执业。  相似文献   
24.
《Justice Quarterly》2012,29(2):252-280
The “rational choice” framework, with its focus on risks and rewards, is often used to explain corporate criminality. In this paper, we build on this framework by integrating the notion of “desire‐for‐control.” Although common to many psychologists, the desire‐for‐control, or the general wish to be in control over everyday life events, has not been examined for its relevance in understanding criminal activity generally, or within corporate offending in particular. After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desire‐for‐control in the corporate context, we use data from a sample of managers and MBA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desire‐for‐control relates to rational‐choice considerations and corporate criminal decision‐mak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desire‐for‐control (1) influenc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rational‐choice considerations and (2)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rporate criminality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number of important situational‐ and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25.
理欲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古老命题。程颐承认“人欲”的客观存在,但反对过分的欲望。他认为“人欲”出于“私心”,“天理”出于“道心”,二者不可并存,因此提出“损人欲以复天理”。戴震的一句“以理杀人”为这个被后世非难最多的主张盖棺论定。“存理灭欲”一方面是个人的情感意念从世俗环境中超拔的净化过程,表现出理学道德的纯洁和崇高;另一方面被统治者利用后,被理解为对自然情欲的谴责和对道德教条的屈从,从而大大削弱了理学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为了社会秩序稳定,也为了聚拢、集结人们全部身体力量为革命建设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加强了对爱欲的管束与治理,革命伦理建立了压抑个人爱欲快感、崇尚奉献牺牲的革命爱欲观。然而,从性别政治角度考察,不论是“十七年”时期压抑爱欲的革命文学叙述,还是文革时期彻底剔除爱欲的激进文学叙述,写作者的性别立场仍潜在规约与影响着文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建构。男作家的革命文本叙述也隐含着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立场,而女作家的革命文本却在革命规范之内做着隐蔽的突破,试图为女性解放找寻合理路径,为女性寻求更加开阔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7.
托尔斯泰历来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被当作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代表人物。其实托尔斯泰的作品之所以魅力无穷,并非仅限于此,与他作品里含有“审丑”成份也不无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然至善”实现过程的反主体性;个体实践自由的非理性和神秘性;主体对自然客体的难以超越性。“审丑”作为20世纪现代美学(或现代感性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应是一个既有别于现实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风格独特的学大师。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将苏青置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中,考察其作品在智性认识、形象建构、欲望表述等方面表现出的异于前代女作家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苏青对“娜拉”、“男女平等”这一系列观念的反拨;第二部分分析苏青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第三部分探讨苏青笔下出现的欲望话语的形态。苏青的写作为女性文学的流变提供了新的元素,同时她也止步于秩序与禁忌所划定的表达的界限。  相似文献   
29.
善与恶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1,27(6):29-33
善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善就是欲望的满足.所以,孟子日"可欲之谓善."善分为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道德善是行为主体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反之,非道德善则是行为主体对于非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个人目的的属性.  相似文献   
30.
Product placement constitutes an amply used tactic in a marketer’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roster. Its merits in circumventing negative attitudes to advertising and in integrating brand values in sociocultural narratives in TV and cinematic filmic discourses have been repeatedly stressed.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laced thus far in the idiosyncratic mode that is scrutinized in this paper, that is product placement by leveraging uncertainty, surprise, postponement and displacement as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ourse of desire.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desire that unravels in a flirting sequence from the blockbuster movie “Hitch” demonstrates that although the concerned brand (Martini) is minimally visible in the analyzed scene, yet it attains to appropriate as part of its core DNA in “stealth” mode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of desire by demarcating the cultural field of flirtation. The offered cultural analytic addresses this idiosyncratic product placement mode by drawing on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and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