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推进口头村民俗旅游行业非全日制用工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中,确定了"将小时工吸纳进入工会组织,开展行业性工资协商"的工作思路.既维护职工合理诉求,又保障民俗户有足够的发展后劲,促成劳资双方成功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书.  相似文献   
152.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将专家咨询论证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文章从专家咨询论证程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入手,分析了近年来贵州省专家咨询论证程序的制度化状况,并对未来专家论证程序的制度构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3.
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负载文化的政治行为。上海政府重建决策咨询评估体制时,必须融会贯通世界、中国和上海三个层次的文化理念:宽容"他者"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色;追求"超越"的上海精神;应该从传统的决策惯性中解放出来,包容他者,超越自我;构建有上海文化品位或个性的决策咨询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4.
中国推行集体协商制度10多年,但理论研究不够.集体谈判制度是西方经过长期的劳资冲突后形成的就劳动报酬和利润分享的协商谈判机制.中国集体协商概念强调劳动关系的协调性而非对抗性.学术界认为集体协商可以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促进企业效率.中国企业的集体协商正在从上到下推行,功能与效果还不明显.西方集体谈判受经济形势、国家法律、双方谈判力量等因素影响;中国集体协商主要受政府政策及地方工会的影响.集体协商实践极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包括界定概念与本质;证实集体协商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为探索中国集体协商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5.
以南海本田等3个成功个案的比较为基础,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其一,在现有制度环境下,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会,或者工人采取集体行动,是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条件.其二,建立常态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即“上代下”机制发挥作用;二是政府的准确判断和中立态度.最后,给出“强”“弱”两种工会形态下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6.
张占江 《法学研究》2010,(5):113-127
竞争倡导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实施的除执法以外所有改善竞争环境的行为,具有促进和补充反垄断执法、推进竞争政策有效实施和推动竞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反垄断执法针对私人限制竞争,竞争倡导关注政府干预限制竞争的风险,故所倡导的竞争应围绕干预的适当性、主导权及期望实现的目标来界定。分析各国竞争倡导的制度路径,借鉴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诉求,我国竞争倡导制度构建的重点在于引入立法优先咨询制度、推动准入管制的放松、逐步缩减反垄断除外适用范围、健全对管制的竞争评估、帮助企业进行合规制度建设,以形成多样化的倡导工具。  相似文献   
157.
中国党际政治协商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进行的政治协商,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中国党际政治协商具有民主性、公共协商性及内生性的性质与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8.
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中具有主体地位和制度平台的双重功能。在实践中,主体地位表现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制度性平台的作用表现为"在人民政协的协商",同时,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中具有的双重功能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这双重功能是中共老一辈领导人的科学设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它顺应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本文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沿革、存续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征、结构、框架;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完善和机制创新进行了有益的阐述,对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0.
In 2006, the South Australian government undertook the largest consultation ever to take place in the state. Over 1600 South Australians were involved with the consultation on the revision of South Australia's Strategic Plan (SASP). This ‘big‐picture’ consultation was a significant attempt to connect with, and gain feedback from, the South Australian ‘community’ on the Rann government's vision for the state.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formal evaluation of the 2006 consultation on the SASP. To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uses Pratchett's framework which examines participative processes through the two principles of responsiveness and representativenes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tate government's rhetoric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consultation obscures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and tensions that underpinned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This critique of the South Australian consultation provides some key insights for the current trend for strategic planning at the state level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