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4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9篇 |
工人农民 | 688篇 |
世界政治 | 3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6篇 |
法律 | 240篇 |
中国共产党 | 37篇 |
中国政治 | 143篇 |
政治理论 | 70篇 |
综合类 | 3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郑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54-5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劳动用工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某些企业用工主流方式.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益维护也逐渐成为一项社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人士献计献策,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级工会组织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42.
孟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86-90
自1950年代,英国的劳动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愿主义”到“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转变.1997年新工党执政以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在“新自由主义”的继续影响下,反映出政府试图能够在经济效率与工人发言权之间找到平衡.然而,严格的法律规制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困局,并导致新的更加灵活的劳资争议处理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这说明英国劳动制度的改善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两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调节劳动关系,处理劳资争议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3.
当前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劳动关系矛盾日趋复杂,各种类型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已严重干扰和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集体劳动争议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用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了有针对性的、可行的预防和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心理对策,对降低集体劳动争议的发生率和破坏程度,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沈琴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2):6-10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革以来,中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受人口增长的历史影响,中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当前中国就业环境的变化特征是: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强资本弱劳工"格局日趋明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严重,弱势劳工群体问题凸显;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动关系的安全性下降;城镇失业率迅猛上升,社会保障亟待完善。劳动就业方面的这些变化特征要求今后工会工作应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的"积极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为中心,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实现新的突破,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45.
刘淑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6):15-17
我国目前确立劳动关系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与漏洞,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提防"陷阱",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6.
团结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在劳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完善中国的团结权立法,应该坚持劳资权利对等的基本法律原则,任何一方不得享有特权。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劳动者组织工会的权利,而影响和侵害劳动者团结权的主要问题是雇主介入和控制工会的现象。 相似文献
47.
船员法的部门属性及其主要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船员法的部门属性及其主要制度的特殊性 ,从而得出船员法为海上劳动法的结论。希望对以后我国船员法的立法工作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过度医疗一般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师对患者的疾病实施不必要的诊疗措施,致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超过疾病诊疗实际需求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过度医疗认定的关键,在于把握过度医疗行为与适度医疗行为的界限,并且应将其与保护性医疗和防御性医疗加以严格区分。从法律意义上讲,过度医疗是一种发生在医疗过程中的特殊民事侵权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以获取一定经济利益为目的,违法实施不必要的诊疗从而造成患者明显人身、财产损害并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过度医疗侵权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进行归责。《侵权责任法》立法上将过度医疗的范围,仅局限在"实施不必要的检查",不足以充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立法上应进一步做出扩充解释。 相似文献
49.
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一般要承担劳动法和劳动行政规章所规定的强制性法定义务,而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则一般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因而劳动立法在设定劳动违约责任时,对劳动者应以过错责任,对用人单位应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确定违约方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约,不仅应对劳动者承担违约补偿责任,而且应承担劳动行政责任。劳动者违约,则应根据劳动者违约时的主观过错状态以及用人单位由此所受实际经济损失等情形,确定其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0.
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新《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以妇女为主体,以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