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1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The expansion of global trade has produced new challenges for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of product safety. We argue that many of these challenges arise at the bilateral level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more or less adaptable national regulatory styles. When regulatory styles are unadaptable they produce gaps in risk management, slow and contested resolutions to crises, and limited regulatory cooperation. To examine these claims empirically, we study bilateral 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four major exporter–importer dyads: China–Japan; Canada–United States (US), China–European Union (EU), and the US–Japan. The China–Japan dyad is the most adaptable, combining China's “export segmentation” regulatory style with Japan's strongly “risk‐averse, interventionist” style. The Canada–US dyad operates effectively, bringing together Canada's “global market–conforming” regulatory style with the US strategy of “sovereign regulator.” The China–EU dyad is less adaptable because the EU's “harmonization” regulatory style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EU to adapt to the weaknesses of the Chinese food safety system. Finally, the US's sovereign regulator style clashes with Japan's interventionist style, making them the least adaptable of the four dyad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broader relevance of our find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ory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112.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从国家安全、民族存亡的高度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达成共识,堵死食品安全事件借口,共筑食品安全的思想防线,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3.
应通过设置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以及允许受害人对规制主体的规制失职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4.
食品监管渎职罪"入刑"后,由于监管部门混乱,监管职责的交叉和空白致使该罪发现查处难;刑法规范本身用语的模糊性,结果犯的入罪门槛高,因果关系认定难,与其他犯罪难以区分等因素导致其具体适用难;加之监管人员与不法分子相勾结等原因,使得设立该罪的预期效果难以实现。对于其在司法适用中的困境,需要厘清监管部门的职责,优化监管者队伍,通过明确刑法用语、引入危险刑法理念变结果犯为危险犯、采取条件说来判断因果关系、增加罚金刑和资格刑等来完善刑法法规,为该罪的司法适用难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15.
张洪成  陈汉宝 《河北法学》2012,30(11):107-112
我国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1997年刑法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个罪名,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上述两个罪名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失职罪.整体上看,刑法修正案(八)便利了司法机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犯罪行为,但是其违背刑法谦抑性、过分关注民意、罪名的新增违背刑事立法类型化之本旨等缺陷还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6.
食品监管渎职罪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民以食为天,而食又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违法犯罪猖獗,《刑法》保护不力。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以严厉打击食品领域的渎职行为,强化国家的监管责任。本文就食品监管渎职罪增设的必要性、法条的解读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分进行探析,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7.
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毕竞属于非暴力犯罪,不应过分凸显死刑在防治这类犯罪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可以通过司法或立法举措剥离两种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死刑,使原本符合其死刑适用条件之情形转以相关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来论处,从而在避免造成社会震荡之前提下,架空甚至即行废止其死刑。  相似文献   
118.
2012年针对地沟油加工、销售愈演愈烈的形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但该《通知》的规定只作为一种参考提供给公检法部门,它本身不具备刑法的强制力。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对涉地沟油犯罪作出系统的规定,给今后办理地沟油类犯罪案件提供明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119.
201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稿)》草案审议时,许多学者提出了食品公益诉讼的概念,使公益诉讼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就司法实务而言,重要的不是讨论食品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是探究食品安全公共利益在法律上的具体诉求,以及如何满足其诉求。本文以检察机关提起食品公益诉讼为例,借用经济学上外部性理论,从公益诉讼的保护对象入手,分析食品公益诉讼的客体及其请求权基础,并结合诉讼法的基本命题,论证食品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损失的计算以及举证责任等问题,进而划分公益诉讼与行政权、私权在诉讼法上的衔接界线。  相似文献   
120.
《刑法修正案(八)》一方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罚金刑、自由刑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增加犯罪情节要件和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从而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使得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更为严密和全面。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原有食品安全犯罪之规定存在的不足以及监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本次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修正的合理性。在司法中,需要对食品安全标准、罚金刑数额及其计算标准和食品安全犯罪情节进行重新解释。同时,考虑到食品安全犯罪危害的特点和国外相关立法例,应从增设行为犯、过失犯和资格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